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04日 星期四

    行进中国·创业创新的故事

    在同一平台上“起拼”

    ——中关村核心区创新创业一线见闻

    作者:本报记者 董城 俞海萍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04日 04版)

        一条仅220米的街道,聚集了超过2200个机构投资人、20多家新型创业机构、近4000个创业团队,平均每天诞生36家公司。

     

        “这是最好的时代。”随着各界“大咖”纷纷到来,中关村创业大街目前被视为寻梦者的天堂——无论“精英”还是“草根”,在梦想面前,都平等地坐在咖啡店里“起拼”。其背后,理性、稳定的创业心态和生态的构建,正将创新、创业由浪潮变为常态。

     

    争做创客:这种生活不任性

     

        熬夜为客户设计旅行方案到凌晨,几个月就要和小伙伴们出国深度“探路”一次,时不时为完善文案来一次“头脑风暴”。陈倩雯现在每一天都生活得很“带劲”。

     

        两年前,陈倩雯和男友双双从事业单位辞职,加入朋友的旅行公司,专门设计境外自由行路线。“青春不应该只是朝九晚五的生活,我现在用喜欢的生活方式挣更多的钱。”陈倩雯说,父母起初并不能接受自己从“体制内”出来,但身边创业的朋友越来越多,父母也逐渐理解了这种“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戴城是北京大学一名工科博士生,因为所学专业应用性强,身边很多同学都成立了公司转化科技成果。“现在注册公司门槛低,手续简单,在学生时代就能创业实践,缩短了产学研距离。即使失败,成本也低。”

     

        在戴城看来,现在的创业者很多都带有英雄主义的情结,并不完全“为生计所迫”。他认识的一个学生团队,在运营一个辅导高校自主招生的微信公共账号,起初也只是源于一群热心的学长们,希望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更多的高中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紧密结合,是这一次创业潮的特点。”戴城说。

     

        清华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井宏,是业内颇具影响力的“徐家班”领导者,因数次指导年轻人成功创业,而被视为明星创业导师。徐井宏认为,资本市场的完善与成熟,使得创业者们不必再“拼爹”,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在同一起跑线上“起拼”。

     

    创业精神:比创业本身更重要

     

        和那些创业大街上一杯咖啡、几台电脑的创业团队相比,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的3位清华毕业的小伙子是非常幸运的。他们的公司凭借顶尖的人脸识别技术,已融资约5000万美元。

     

        广阔的前景、强大的团队、高额的融资,这几乎是所有创客们的梦想,但联合创始人唐文斌还是坦言,“每一天都是生与死的考验”。

     

        “我们是一群技术的‘极客’,希望能用技术来改变这个世界。”唐文斌这样描述自己,“我们希望机器能够更加智能,能够看懂并理解这个世界,正是对于这一理想的忠诚,让团队在3年多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走到现在。”

     

        李克强总理在中关村创业大街调研时说,要让一代创客的奋斗形象成为创新中国、智慧城市的标志。在徐井宏看来,创业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使命感。

     

        “大学生创业不是简单的生存型创业,要有知识含量乃至思想引领性。”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陈永利,有着多年学生就业指导经验,他认为要鼓励学生参与公益性创业,将高水平科研优势和产学研资源转化为育人优势。

     

        “我们现在是注重全民健身,而不是培养奥运冠军。”北京林业大学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徐博函也表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是要培养创业精神,重在教育,而不是简单地塑造几个创业成功的案例。

     

    引导创业,还需要做些什么?

     

        5月29日深夜,记者来到位于中关村创业大街的一家咖啡馆,点了一杯“总理同款”咖啡细细品味。这家800平方米的咖啡馆,几乎每天都有200多位创客在工作,满满当当。墙上,挂着徐小平、周鸿祎等明星企业家们的巨幅海报,他们被创客们视为偶像。然而,现实并没有那么美好,将办公地点从咖啡馆移到写字楼,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在“3W”咖啡店里,周聪和他的搭档几乎每天都准时“办公”,作为一名资深创客,周聪2008年就开始从事与绿色建筑相关的创业项目。他说,和几年前相比,创业的氛围明显浓了,像他这样的职业创客也更能为大家接受,在资金、技术、人才各方面获取帮助也更容易一些,这使他觉得自己和前辈创客们相比,“生对了时代”。

     

        “完善和普及的创业服务体系,使得现在创业的成功率高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徐井宏说,在此前,一位成功创业者必须是一位全才,既要懂技术、管理,又要懂市场,甚至还必须擅长交际。现在,创业服务业的飞速发展使得优秀的创意可以迅速得到各方面专业的支持。

     

        在采访中,很多专家不约而同谈到,良好的创业生态,除了完善的服务体系外,还应该有相应的“售前”和“售后”的体制机制。

     

        “就高校而言,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还正在逐步完善当中,我认为一方面要做好创业的培训和教育,使学生拥有创新创业的品质和能力,做好跨界搭台的工作;另一方面,创业风险的规避以及后续的保障也是高校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徐博函如是说。(本报记者 董城 俞海萍)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