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02日 星期二

    中科院学部:甲子峥嵘 屡立奇功

    作者:本报记者 齐芳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02日 06版)

        1955年6月1日,北京,中国科学院学部正式成立。这个由233名学部委员组成的科学学术组织,成为新中国科学事业发展新阶段的开始。

     

        60年来,几代学部委员、中科院院士用行动实践着初创时的愿景。今天,中科院学部是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是国家重要的科学思想库,引领着中国科技界攀登学术高峰,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创新驱动力。

     

    在科技史上留下浓墨重彩

     

        钱学森、钱三强、赵九章、于敏、周光召……这些名字曾经是新中国的秘密。当原子弹的蘑菇云炸响在沙漠上空,当太空中传来“东方红、太阳升”的优美旋律,这些让新中国在列强环伺中站稳脚跟的人,才为世人所熟知。

     

        1986年3月,王大珩、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4位学部委员向邓小平、胡耀邦呈送《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在此基础上,我国制定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863计划”),揭开了我国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高技术研究的序幕。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史编研组组长王扬宗认为,中科院学部的成立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贡献,比如1956年至1967年国家“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这一规划为我国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科技事业,特别是新技术的发展和“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是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除此之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设立、“863计划”的实行、中国工程院的建立,中科院学部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国家需求为己任,以科技发展为引领。60年来,从“两弹一星”、黄淮海科技大会战,到青藏铁路冻土治理、铁基超导;从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学位制度的建立,到启动“863计划”、成立中国工程院……无论是具体的科研成果,还是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在新中国的科技发展史上,处处闪现着中科院学部的身影。

     

    求真爱国是他们共同的价值追求

     

        “这房间里还没有桌子。六平方米的小屋,竟然空如旷野。一捆捆的稿纸从屋角两只麻袋中探头探脑地露出脸来。只有四叶暖气片的暖气上放着一只饭盒。一堆药瓶,两只暖瓶。连一只矮凳子也没有。怎么还有一只煤油灯?他发现了,原来房间里没有电灯。”这是徐迟在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中对数学家陈景润房间的描写。这篇文章,那个戴着眼镜的瘦弱身影,影响了无数中国人,让众多有志的青年学子从此树立了为祖国科学事业而奋斗的信仰。

     

        60年来,中科院学部始终致力于传播科学精神、树立科学信念。院士们献身科学、潜心研究,求真唯实,爱国奉献,他们率先垂范,为全社会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以“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为代表,中国科技界在长期的艰苦奋斗中凝练出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已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郭永怀,在飞机失事那一刻,他选择和秘书抱在一起,用生命去保护装有科研资料的公文包;蒋新松,“活着干、死了算”,在病榻上依然专注机器人研究;吴孟超,古稀之年仍然活跃在手术台前,实践一个医者对患者的承诺……

     

        年轻一辈的院士,或许不再有那样轰轰烈烈的事迹,但他们依然专注于工作,那种为国奉献的精神丝毫不逊色于前辈。高福,活跃在抗击埃博拉病毒的第一线;薛其坤,带领学生们日夜攻关,在实验中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施一公,放弃美国国籍,最想身体力行地让学生们“清楚而坚定地从内心深处意识到自己对这个国家和民族义不容辞的责任,承载起中华民族实现强国大梦之重任”!

     

    在改革中不断完善院士制度

     

        2014年6月12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表决通过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修订稿,修订涉及院士增选名额、推荐渠道、增选过程和退出等相关条款,为改革院士遴选制度、优化学科布局和年龄结构、健全退出机制奠定了制度基础。

     

        其实,从建立之初的中科院最高决策机构,到1984年1月明确学部委员大会职能调整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学部委员是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荣誉称号;从“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的称呼,到1994年改称“中国科学院院士”,正式确立了我国的院士制度;从首届学部委员由协商产生,到今天的“由具有投票权的全体院士投票产生”,中科院学部的定位和相关体制机制,一直因时因势不断改革创新,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

     

        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欧阳钟灿院士曾在采访中表示,此次修订院士章程就是为了让院士称号回归荣誉性、学术性本身,让院士们能够在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我国科技界的杰出代表,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是我国科学技术界和工程技术界最高学术机构,是国家科学技术思想库。两院要组织广大院士,围绕事关经济社会及科技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开展战略咨询研究,以科学咨询支撑科学决策,以科学决策引领科学发展。”

     

        今天,人类已来到新科技革命的前夜,中国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一个人在这个伟大的历史进程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兢兢业业、锐意进取,中科院学部将承担起更重要的责任!(本报记者 齐芳)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