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30日 星期六

    品牌背后的故事

    吉利:让中国汽车得到更大尊重

    作者:本报记者 严红枫 《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30日 01版)

        从“卖车”成功转型“卖品牌”,在今天的全球新兴市场,“吉利帝豪”与日韩汽车同台竞技。

     

        经过近10年对海外市场的探索和培育,目前吉利汽车已出口至30多个国家,产品进入南美、东南亚、中东、非洲和东欧等地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海外营销和服务网络。著名金融服务机构摩根大通发表报告指出,未来四至五年,吉利有潜力成为中国的“现代汽车”。

     

    摩托车厂却要造汽车

     

        从2000年5月17日第一辆美日牌轿车下线,15年时间,北仑基地成长为吉利汽车集整车、发动机、变速器研发和制造为一体的战略核心基地。

     

        这让见证了企业成长的杨开华感慨万千。1996年毕业时节,23岁的杨开华找好了工作单位——台州路桥一家摩托车厂。“名字挺好听,叫吉利。”被分在质量处的这个年轻人了解到,这家在业界小有名气的摩托车厂并不想一直造摩托,而是要造汽车。

     

        是的,开过照相馆,办过制冷元件厂,生产过电冰箱、建材和摩托车的吉利老总李书福,决定要造汽车。1997年,李书福买来几辆奔驰新车,供设计参考。他又跑到一汽,买来了红旗的底盘、前后桥、冲压件、发动机、变速箱、仪表台。1998年,第一辆吉利“豪情”轿车完成下线。

     

        杨开华记得特别清楚,工作后好长一阵子,她一直只有单休,有时是没日没夜地干。“当时民企造车还是个未知数,前景怎样,谁心里都没底。”她回忆,但员工们愿意跟着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李书福,为了汽车梦“赌一把”。

     

    吉利人很幸运

     

        2001年前,汽车产业是目录准入制,国家不允许私营企业生产轿车。没有目录,生产了也不能上牌。“国家不承认你的产品,车造得再好、质量再高,没有生产资格,也只是个‘黑孩子’。”杨开华说,当时李书福最大的愿望就是为他的“黑孩子”上个户口。

     

        1999年,主管工业的国务院领导到台州调研,专程去吉利视察。李书福当面请命:“请允许民营企业大胆尝试,允许民营企业家做轿车梦。”2001年9月,国家经贸委颁布了《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但是公告中依然没有“吉利”的名字。

     

        而此时,李书福造车已没有退路。从1998年到2001年,在浙江临海和宁波两地,光是买地建厂,李书福已经投入十几个亿。

     

        2001年11月9日,已经调去吉利宁波生产基地市场部的杨开华,从同事口中得到了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吉利拿到了“准生证”!这一天,有关部门突然增发一批汽车许可公告,“豪情”赫然在列,吉利成为中国首家获得轿车生产资格的民营企业。“吉利人太幸运了,赶上了一个伟大的时代!”李书福对员工们说。

     

    创新与全球化战略

     

        2007年,转型的吉利宣布与低价告别,李书福说的“要造最安全、最节能、最环保的好车,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成为一时名言。2010年,吉利用18亿美元从福特手中购得沃尔沃100%的股权,完成了中国汽车业最壮观的海外收购案例。

     

        吉利人坚信,自主品牌的出路在于创新与全球化战略,要有核心技术,善于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差异化竞争。金融危机爆发加速了国际汽车业的重新洗牌,中国汽车产业要加快“走出去”。

     

        和沃尔沃融合3年后,2014年,吉利开始由国际化公司向全球型公司转型。吉利和沃尔沃在瑞典成立了欧洲研发中心,打造双方共用的模块化基础架构,实现共同开发。同年,吉利完成了中国上海、瑞典哥德堡、西班牙巴塞罗那和美国南加州4个造型设计中心的全球布局。

     

        作为中国首家民营轿车企业,吉利这几年的发展令人振奋。连续两年进入世界500强,连续十一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连续九年进入中国汽车行业十强,成为国家“创新型企业”和“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资产总值超过1100亿元。“但最大和最强是两码事,我们在核心技术和品牌方面还有差距。”李书福想到的是调配和整合全球资源,突出本土化和全球化的细分合作,这是全球型企业的精髓。他的心愿是“中国汽车工业得到世人更大的尊重”,而“这需要依靠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

     

        (本报记者 严红枫)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