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28日 星期四

    铸就水利工程科学砥柱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八十年成就启示

    作者:本报记者 李慧 鲁元珍 通讯员 陈萌 李平 卢俊 《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28日 14版)
    南科院世界最高实体坝溃坝试验现场
    南科院三峡枢纽工程坝区泥沙模拟试验现场
    世界最高拱坝锦屏一级水电站整体模型试验
    南科院历史沿革一览表

        80年前,它奠定了我国近代水利科学研究的基础,见证了水利科学研究众多“第一次”的诞生;80年间,它坚守科研阵地,紧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科研人员足迹遍布我国各大江河流域,遍布各大港口、水电站、火电厂、核电站,创造了一个个新的奇迹。

     

        它是我国水利科研的发源地,开启中国水利科研之先河;它是当代水利科研的孵化器,是众多水利科技人才的摇篮。在国家需求、社会发展的呼唤下,它成为水利、交通、能源跨领域的科技中坚,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它,就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国家级综合性水利科学研究机构——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开河先锋 秉持严谨的科研精神

     

        它,是我国水利科学研究的发源地,开启了现代水利科学研究的先河。

     

        80年间,从中央水工试验所到中央水利实验处、南京水利实验处、南京水利科学研所,再到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这支水利科学研究的“国家队”“排头兵”,经历了多次名称变更。不变的却是它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科研精神,引领带动学科发展的不懈努力,以及服务水利、交通、能源的坚定使命。

     

        80年前,随着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各界有识之士积极倡导和兴办近代水利科学研究事业。1935年1月,我国最早的国家级综合性水利科学研究机构——中央水工试验所在南京正式成立,在我国近代水利科研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中央水工试验所、中央水利实验处开展了我国最早的水工、土工、水文等科学研究工作,承担着流域规划、重大工程设计及测量、仪器仪表研制等工作,管辖当时各省水文总站,建有我国历史上唯一的水利航空测量大队。1936年动工兴建的水工试验大厅是当时亚洲最大的水工试验厅,至今仍在我国的水利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科研条件受限、依托工程不多,南科院仍然不停地摸索尝试,为水利科学研究的发展做出开创性、奠基性的突出贡献。

     

        南科院是我国水利科学研究的摇篮,孕育了一批批水利科研的先锋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它先后于1950年、1956年更名为南京水利实验处和南京水利科学研所。彼时,国家百废待兴,水利建设急需技术人才。而当时大多数科研院所尚在起步阶段,已有了长期积淀并在水利科研占有重要位置的它,担起培养和输送水利科技人才的重任。

     

        解放初期,南科院连续举办多届水文技术、水工试验、土工试验培训班,号称水工试验等领域的“黄埔军校”,为全国各部门、各省市培养了大批试验研究人才,数千名学员遍布祖国各地。

     

        南科院是我国水利科学研究的开拓者,创造了无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第一次”。

     

        上世纪四十年代,它进行甘肃鸳鸯池水库土坝试验,这是我国应用现代土力学知识和土工试验技术建造的第一座土坝。

     

        上世纪五十年代,它最早开展了土的液化问题研究,最早开展渗流电模拟试验研究,最早进行动床河工模型试验,成功仿制国内第一台取土钻机,建成国内第一个波浪水槽。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数科研院所遭受“重创”,它仍然坚持科研工作,开展了长江口、瓯江口整治,长江中下游港址选择、连云港等沿海港口模型试验;为葛洲坝、东江以及当时全国最大船坞——广州文冲船坞等水电交通工程建设,开展工程关键性技术研究;承担了毛里塔尼亚、马耳他等援外工程的试验研究。

     

        迎着“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南科院1984年更名为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又于2009年正式更名为“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战略地位进一步明确,研究实力和研究水平快速提升。水利部部长陈雷在2010年更名仪式上说:“虽然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几经更名,但其服务水利、交通、能源行业的宗旨始终如一。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为我国水文学、水力学、土力学、河流动力学及泥沙运动、河道整治等多个学科发展做出了开拓性和奠基性的重大贡献,在我国工程科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科技支撑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80年来,南科院始终秉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水利、交通、能源等领域提供坚实有力的科技支撑。纵览祖国大地,许多港口、码头,所有水电、防洪工程,几乎都蕴含着南科院人的努力。一代代科研工作者前赴后继,日日夜夜倾注心血和汗水,攻克一个个“世界之最”工程的关键技术难题。

     

        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工程。早在中央水工试验所时期,南科院就曾开展长江三峡开发初步计划相关科研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围绕工程的长江防洪系统、通航建筑物、变动回水区与坝区泥沙问题等方面又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工程关键性技术攻关离不开南科院作出的重要贡献。

     

        世界上最大的低水头、大流量、径流式水电站——葛洲坝水利枢纽。围绕工程建设中的重大科技需求,南科院开展了坝区水流泥沙试验等研究,解决了枢纽工程方案布置、大流量下截流、低水头旋浆式大型水力发电机组、大型船闸输水系统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南科院在工程规划论证与建设过程中,开展了水文调查、水资源调度、河床淤积、水质改善与湖泊生态修复、渠道膨胀土边坡稳定,以及工程安全监测、水工材料与结构关键技术等科研工作,为工程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治理工程——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南科院自1958年以来开展了长江口水文泥沙调查、河口演变规律分析等系列研究,解决了深水航道选汊、工程设计参数、工程波浪和航道泥沙淤积等关键技术难题,为长江口深水航道一、二期、三期治理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世界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港珠澳大桥。南科院全程参加了工程规划建设各阶段的科研工作,承担了工程设计波浪和水流分析计算、桥址选线与方案优化、桥梁基础波流力试验等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

     

        世界上最高的混凝土双曲拱坝——锦屏一级水电站,针对当地水头高、流量大、泄洪功率大、地质条件复杂现状,南科院开展了枢纽布置、坝身泄洪消能、泄洪雾化、泄洪洞水动力学等研究,提出了雾化量小、结构安全的无碰撞泄洪消能模式,有力支持了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

     

        围绕行业发展,南科院制定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规划:

     

        ——开展全国河口海岸滩涂开发管理规划编制研究,第一次摸清了全国河口海岸滩涂的资源量,为指导河口海岸滩涂治理和开发、规范相关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参加全国防洪规划、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和全国抗旱规划等重大规划的编制,为我国防汛抗旱、水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提供重要指南和战略规划;

     

        ——参与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负责大坝和水闸安全与管理政策法规制定及大坝安全监测,跑遍祖国各地3000多座水库和水闸,完成“三类坝”安全鉴定成果核查,开展了世界最高实体坝现场溃坝试验;

     

        ——参与制定农村水电发展规划、技术标准规范,助力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和农村水电站增效扩容,研发的“箱式一体智能化水电站”成功走向世界,被誉为“世界小水电之家”;

     

        在汶川、玉树、芦山地震,西南及湘西、湘中严重干旱,青海温泉水库、甘肃李桥水库除险等应急抢险中,在西藏、新疆、青海、内蒙古、云南等边远贫困地区水电扶贫时,南科院人用专业知识化解技术难题,用奉献筑就护卫家园的铜墙铁壁。

     

    持续创新 打造过硬科技队伍

     

        从最初征地23亩、注重水工土工试验的中央水工试验所,到如今已是占地1400多亩,拥有6个大型现代化试验基地、40多个特色优势研究方向的国家水利科技创新南方基地。

     

        南科院将创新融入发展血液之中,坚持“人才立院、创新立院、成果立院”,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面向国际水利科技前沿,面向新时期水利改革发展重点,它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不断优化调整学科布局。

     

        一方面,它保持和巩固传统优势学科,包括紊流力学、理论土力学、通航水力学、水工模拟技术、泥沙模型相似理论、渗流运动等众多成果已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出版的《理论土力学》、《紊流力学》等专著具有极高的学术造诣,已成为国内各大院所的重要教材和相关研究的参考依据。

     

        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一带一路”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它积极开拓、培育新学科和研究方向,拓展了农村水利、水环境水生态、水土保持、海洋资源利用等研究方向,开展国家战略发展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问题研究。

     

        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全力培育高端科技人才成长的土壤。作为国家首批相关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南科院设有6个学科博士点、12个学科硕士点以及水利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和博士后600余人。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都是南科院的战略发展选择,亦是实现“国际一流的水利科研院所”这一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早在建院初期的上世纪30年代,南京水科院就与西方国家开启了国际科技合作的大门。80年来,南科院先后与境外80多个重要国际科技组织、大学、跨国公司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被认定为“水科学与水工程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中国-瑞士大坝安全加固项目”研究,与荷兰合作开展“水库大坝原体溃决试验信息获取与挖掘技术合作研究”、中欧水资源交流平台“水-粮食-能源纽带关系”合作研究……一个个国际合作研究见证着南科院影响力的不断提升。

     

        “八十年的发展表明,始终坚持‘人才强院、创新立院、需求驱动、质量第一’的发展理念、坚持‘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科研精神,这是南科院发展的根本。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服务社会、造福民生的使命担当,书写新的篇章。”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建云说。

     

        (本报记者 李慧 鲁元珍 通讯员 陈萌 李平 卢俊)(本版图片均为资料照片)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