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25日 星期一

    见仁见智

    方言话剧不是小品的堆砌

    作者:艾莉 《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25日 15版)

        最近看了几出方言话剧,虽然不是乡音,体味不到其中蕴含的独特的幽默感,但感觉生活气息浓厚,语言生动风趣,尤其是笑果显著,剧场效果绝佳。但这也反映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整台戏看下来像是一个个小品的堆砌,而且有些方言的运用也趋俗,整部作品的艺术水准更有待提高。

        方言话剧曾引起较大争议,很多人认为在国家大力倡导推广普通话的大趋势下,方言话剧不应提倡。但如何保留方言的纯粹,是专业学者们一直不断努力的课题,更有人忧虑,在普通话不断普及的今天,方言迟早要走向灭亡。其实,很多方言话剧所操语言业已不是纯正的方言,而是方言与普通话相互融合的产物。如同京城的许多川菜一样,其辣的程度与川地已有很大区别,但其辣味仍在,因而受到各地人的喜爱。近些年涌现出了不少优秀的方言剧,如陕西方言的《白鹿原》《天心顺》、河南方言的《老汤》、重庆方言的《河街茶馆》《三峡人家》、贵州方言的《杠上开花》、大连方言的《道牙子之爱情追了尾》、上海方言的《柏阿姨的上班路上》等,均大受欢迎,不光在当地走红,有的还到外地巡演,受到热烈追捧。

        方言是一个地区的文化载体,充分体现了地域文化的深刻内涵。有学者曾认为方言是“舌头上的文化遗迹”,它的“一腔一韵间表达着民间最朴素而丰富的思想和文明”。方言话剧,用当地的语言演绎当地的人物和故事,更能体现乡音的亲切,更能真实地还原历史的原貌,从而马上把观众带入到情境中,让他们与剧中人物产生共鸣,达到热烈的剧场效果。也有人认为有些方言难懂,会影响到观剧效果。但更多人认为,有字幕的帮助,方言话剧欣赏起来并不困难。北京人艺的陕味话剧《白鹿原》,主演很多均非陕西人,但演得却很成功,并得到陕西观众的肯定。

        对当地人而言,方言话剧质朴、亲切,尤其是语言生动,很多俚语、俗语是普通话中所没有的,有着难以达到的效果。但并不是所有的俚语、俗语都能登上大雅之堂,比如很多方言中的俗语是骂人、挤兑人的脏话,或不堪入耳,或低俗伤人,用这种方言势必会降低作品的艺术品位。如京味话剧《窝头会馆》,有人即质疑其京味方言脏话太多,与历史不符,亦有损于人物形象。

        近年来,东北方言小品的兴起,给人以方言就是引人发笑的误解,于是很多方言话剧就过分追求这种笑果,而不注重其情节的完整性和合理性,整台戏看下来,就像是小品的堆砌,影响了作品的艺术水准。这就要求创作者们深入生活,对生活和方言均有所提炼,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样才能创作出真正的艺术精品,才能征服各地的观众。

        方言,就像落叶归根中的根,代表着家乡的味道,一种平易近人的熟悉感。方言话剧,在日益现代化的今天,在满耳都是普通话的城市里,给人以故乡和乡音的怀恋,并艺术化地直抵心灵深处,这也是一种乡愁情结吧。因而方言话剧在艺术上占有一席之地,希望它提高艺术水准,成为抚慰心灵、弘扬社会正能量的精品佳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