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5月23日电(记者曲一琳)2015中美公共外交高层论坛23日在北京举行。来自政府、学界、智库、媒体的40余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就如何对美开展有效公共外交展开讨论、出谋划策。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公共外交研究院共同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院长陈雨露在致辞中提出,面对新的历史机遇,应发挥学界与智库作用,以合作共赢为核心,推进中美两国在文化、经济、环境、军事等多领域的公共外交战略交流合作。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外交研究院院长、国务院新闻办原主任赵启正表示,中美关系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我国应开展新型的公共外交,各智库要加强策划,对参与公共外交的各个群体提供指导。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建议,顺应中美经济关系发展趋势,积极开展民间外交活动,加强科技、教育、智库等各层面的交流与互动。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原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王玉庆认为,环境问题是各国发展中的共同难题,作为世界两大重要经济体,中美加强环境领域的合作是众望所归,中美之间的环境公共外交大有可为。
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国家汉办主任许琳则从孔子学院办学实践出发,对如何加强对美公共外交力度,提升中国国际形象和软实力,分享了思考与经验。在主题研讨中,与会专家围绕“中美公共外交当前面临的困境与机遇”“中国对美公共外交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中国如何对美开展多中心、全方位公共外交”发表见解、深入交流,并对习近平主席2015年9月访美的公共外交方案提出建议。专家们一致认为,中国迫切需要通过有效的公共外交,塑造和维护和平、合作、发展、共赢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确保国家战略和外交政策的顺利实施。他们提议:理顺管理机制,制定中国对美公共外交战略框架,建立智库咨询与政府决策良性互动机制;推进政府主导下的“多中心”公共外交;运用互联网思维,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力量;确立以美国涉华智库为中心的精英舆论影响机制;等等。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是该校重点打造的国家级高端智库,中国人民大学公共外交研究院是国内高校设立的首个以公共外交为研究主题的专业智库。
本报副总编辑刘伟参加了本次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