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24日 星期日

    5·23:中国文艺志愿者在行动

    ——各地开展“到人民中去”文艺志愿服务主题活动

    作者:本报记者 郭超 《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24日 04版)
    5月23日,由中国文联主办、中国摄影家协会承办的“情浓5·23——中国文艺志愿者在行动”主题活动在北京玉渊潭公园举行。国家一级摄影师郝远征(中)和他拍摄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北京榜样一起合影。

    一名志愿者(右)为摄影爱好者讲解摄影技巧。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摄

        5月23日上午,在中国文联老干部合唱团、北京市合唱协会合唱团表演的《黄水谣》《游击队之歌》的歌声中,“到人民中去”京津冀百名艺术家志愿者赴抗战圣地服务采风大地行活动在卢沟桥前启动。

        今年是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今年5月23日是第二个中国文艺志愿者服务日。在中国文联、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的倡导和示范推动下,“到人民中去”主题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

        在海南临高革命老区,中国文艺志愿者服务小分队为当地群众带来精彩演出和专门定制的文艺志愿服务,当地艺人则为文艺志愿者表演了“哩哩美”渔歌;在重庆酉阳和秀山,两县山乡村民第一次看到中国舞协文艺志愿服务队的动人舞蹈;在河南,沿黄九省(区)文艺志愿者走进三门峡“拥抱母亲河、唱响中国梦”;在云南,怒江独龙族自治县和保山市的群众享受到了中国文联志愿服务团送去的慰问演出,并与时代楷模高德荣交流心得……文艺志愿者的身影像漫天星光洒满大地。

        “文艺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文艺志愿服务是传播正能量的有力手段,是广大文艺工作者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有效途径。”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主席姜昆说。

        2014年,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带领文艺志愿者以慰问演出、文艺支教、结对帮扶等多种方式服务基层群众20余万人,组织大型“送欢乐下基层”慰问演出15场;实施多个文艺支教项目,授课超过30000课时;培训乡村艺术教师300余名。

        今年5月23日前后,第27届梅花奖演员“送欢乐、下基层”;中国影协艺术家到四川甘南藏族自治州采风创作;中国音协“新歌唱新疆”;中国美协到新中国文艺的诞生地延安寻根支教;中国曲协走进广东佛山南海曲艺之乡“送欢笑、下基层”;中国舞协在重庆酉阳等地进行文艺支教;中国民协的“安徽省山花奖作者研修班”;中国摄协开展了“情浓5·23,相聚玉渊潭”与摄影爱好者互动;中国书协的“弘道养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书法展”在北京交通大学巡展;中国杂协赴深圳、中国视协赴丰宁慰问演出等。内蒙古组织了陶布秀尔、摄影等多期培训班;辽宁省的16个地市都开展了文艺惠民活动;吉林省的各类文艺志愿服务活动近百项;江苏省文联开展“文艺进万家共筑中国梦文艺志愿服务进校园、进社区”等系列活动;浙江衢州市文联开展农村文化礼堂、党员文艺志愿者走进文艺新村活动;中国石化文艺志愿者小分队走进普光气田进行书法辅导、慰问演出。

        据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主任、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廖恳介绍,今年中国文艺志愿者服务日前后的活动主要有五个特点。

        一是主题突出,扎实有效。今年5·23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之后的第一个中国文艺志愿者服务日,今年5·23活动进一步突出了“到人民中去”的主题,重点面向一线建设者、各界群众特别是空巢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等困难群众,广泛开展慰问演出、采风创作、文艺支教、辅导培训、展览展示、“结对子、种文化”等文艺志愿服务活动。二是高度重视、示范带动。中国文联党组领导高度重视,奔赴各地参加指导文艺志愿服务活动。三是行动有力、受益广泛。各级文联、文艺家协会、文艺志愿者协会积极响应中国文联的号召,广大文艺家、文艺工作者热情参与。经初步统计,5·23前后各地将组织开展主题活动2000多场,参与文艺志愿者近7万人,预计直接受益群众可达300万人。四是跨区联动、相得益彰。五是体制内外、共同参与。本次活动中,武警文工团、二炮文工团、中国杂技团和博纳影业、Smile文化等知名文艺团体积极加入到文艺志愿者队伍中来,以团体名义开展或参与活动,活动也吸引了一大批自由文艺工作者的热情参加。(本报记者 郭 超)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