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创造了农村环境整治的“贺田模式”,浙江省龙游县大街乡贺田村声名远播。从过去的“垃圾村”到如今的“生态村”,贺田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变化,村党支部书记劳光荣功不可没。
今年63岁的劳光荣,当了20多年的村支书,每次换届他都高票当选。为了不辜负村民们的这份信任,作为基层老党员的他,时时刻刻把自己心中的信仰、肩上的担当记在心间。
“只要有颗干实事的心就不怕干不成”
“现在这个大伙儿常来的小公园,以前可是个谁都绕道走的垃圾堆。”沿着村道一路走来,眼前整洁的村容村貌实在让人很难与劳光荣口中过去那个垃圾遍地倒、粪水满地流、苍蝇漫天飞的贺田联系在一起。
2010年,劳光荣提出要开展村庄垃圾分类清理,有机垃圾还田还山,可回收垃圾定期有人收购,建筑垃圾集中堆放填坑造地,有害垃圾定点投放。
听起来很好,但垃圾分类让习惯了老做法的村民们多出了不少事,大家起初并不买账。
“城里都搞不好的事,我们农村能搞好?”
“村干部们就是吃饱了没事干,净整些无聊事!”
“只要有颗干实事的心就不怕干不成!”闲言碎语并没有让劳光荣退缩,他一面组织村干部耐心做好引导工作,一面把全村划为5个责任区、24个垃圾投放点,给每人每月发放10个带有卫生责任区、户主代号编码的垃圾袋。谁乱丢,一查就知道。
村里定期安排卫生检查,打分全部上墙公布。劳光荣的坚持让村民们渐渐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村子里还建起了太阳能垃圾处理分拣房。贺田变美了,“国家级生态村”“浙江省卫生村”“浙江省绿化示范村”等荣誉称号也纷至沓来。
“苦辣酸甜才是村支书的真实生活”
国家、省、市、县,四级劳模,外人看来,劳光荣这个村支书当得风光无限,但他却说:“村支书的真实生活排序应该是苦辣酸甜,苦排在最前头。”
劳光荣指了指自己头上的白发,调侃道:“老母亲82岁了,没几根白头发,我63岁,没几根黑头发!”
大街乡拓宽、硬化唯一一条通往外界的县乡公路那年,正赶上劳光荣的妻子重病住院。4.8公里长的公路3.2公里在贺田,老百姓堵在村口不让动工。乡长只好向正在医院陪护的劳光荣求助。
攥着手里的病危通知单,虽然放心不下妻子,劳光荣还是狠下心跑出医院,医生那句“你老婆都快不行了,村里的事就那么重要”的斥责重重地砸在他的心上。
当劳光荣苦口婆心地劝服了村民,赶回医院时,妻子双目紧闭的场景让他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潸然泪下。
给村里干事,劳光荣不怕得罪人。面对部分村民当时的不理解、抱怨,他很少为自己争辩。
当村干部有时受苦、受累、受气还挨骂,劳光荣也不讳言自己20多年间数次有过撂担子的想法,但最终让他坚持下来的是村民们的信任,是村里的新变化,那点“甜”足以弥补他心中所有的苦。
“在不在任,村里有事我都会站出来”
贺田村的名气大了,劳光荣这个当家人的名字也越来越为人熟知。除了处理村务,接待一批又一批慕名而来的参观者成了劳光荣的一项额外工作。
参观者的到来,为村民们开辟了一条致富的新途径,村里的旅游服务中心和农家乐接待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村民种植的笋竹、茶叶、高山蔬菜也得到了游客的青睐。发展乡村旅游的想法在劳光荣的脑海中逐步成型。
“村里的村企共建项目——总投资3500万元的新型农光互补智能光伏电站项目也要上马了,通过出租土地,村民每年每亩就能有600元的收入。”亲历着贺田变化的劳光荣对未来满是期待。
这位年过花甲的老书记告诉记者:“以后即使我不是村支书了,但我还是贺田村民,村里有事我都会站出来。”(本报通讯员 严蓓蓓 本报记者 严红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