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出和平时期的军人形象,迄今为止,似乎只有为数不多的电视剧如《士兵突击》等产生了广泛影响。但是长篇小说似乎还没有产生与伟大的和平时代相匹配的军事巨著,而部队作家陶纯《一座营盘》的出现(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4月出版),至少让我们看到了与这一生活相对应的标杆性作品。
首先,这部小说写的是部队这几十年没有硝烟的生活。小说呼应了当下大力反腐——不断揪出军中大老虎这一大快人心的事件。《一座营盘》中的孟广俊作为一个来自农村的士兵,从小小的司务长到将军的“光荣史”,就是搞不正之风,利用手中权力,不断腐蚀军队大大小小干部的过程。比如孟广俊在部队通过经商,利用倒卖部队军车牌照大把地赚钱,他让A基地拿到了茅台特供酒,让基地的首长能够非常“体面”地招待上面来人。孟广俊灵活精干,上通下达,深受许多领导看重。直到总部的人也相中孟广俊的这种“灵活”。孟广俊的一套和地方官场上的腐败分子没有多少区别,唯其如此,这个小说才特别真实。因为部队不是象牙塔,地方上的干部工作作风也必然影响到部队。孟广俊用美女陪酒的方式争取经费;四处寻找从首长家乡过来的厨子以提供某种首长念念不忘的家乡美食;如果首长正直,坚决按照原则办事,他会从首长的爱好上下手,比如基地杨政委,他就根据其爱书画这一点进行运作,一次军地书画联谊会就把这个素来给人廉洁奉公印象的领导拿下了。孟广俊就是当今部队的蛀虫,这一形象令人想起谷俊山和徐才厚这些人。
小说塑造了布小朋的正面形象。他的坚守,让读者相信这支军队依然能捍卫国家的安全和尊严。布小朋真正的成长还是在部队这所大学校完成的,他来到部队第一天,新兵连副指导员王新亮的“纪律就是城市交通的红绿灯”“军费是老百姓的血汗钱”等等的提醒,还有王新亮不久之后在战场上为国家牺牲的精神,都对布小朋产生了积极的、正面的、重大的影响,后来布小朋作为基地老司令康又汉的勤务员,与将军朝夕相处,这位老军人信念永远不变的高尚品质,更是使布小朋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康又汉无形中成为他的人生楷模。康又汉不在位之后,依然关心部队建设,关心布小朋的成长。多年农村生活的经验,也养成了布小朋朴实的人生情怀,就是身居部队领导的岗位,这种情怀也使他容易和普通士兵的心灵相通,张望就是一个典型。这个士兵是个孤儿,退伍时想留在部队,布小朋出于同情,不惜违犯一点纪律,想办法帮助这名优秀的士兵留下来,可惜的是后来张望为了救战友而牺牲了。正是因为有康又汉、王新亮、张望这样的人对布小朋的影响,他才不会随波逐流,步孟广俊的后尘。孟广俊和布小朋几乎有相同的人生起点,他们都来自农村,同样的起跑线,同在一个部队,有许多人生交集,作者似乎也在比较着这两人的人生轨迹。有时正不压邪,总的来说还是正义战胜邪恶,孟广俊的落马,布小朋最终成长为A基地司令员,成为一代军人的楷模。
文学与人一样,都应该具有理想性,文学的理想性便是要使我们对这个时代产生信心,而轰轰烈烈开展的反腐运动和取得的成绩,都证明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时代一定能够产生布小朋这样的人,或者说正因为有布小朋这样的人对孟广俊这种人的抵制,才使军队大力反腐成为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说,布小朋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一座营盘》可以看作是给多年来波澜不惊的军事文学创作注入的一剂强心针,它的文本意义,也许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发酵和沉淀,才能充分地展现出来。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