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18日 星期一

    深情耕耘播光热

    ——追忆闽西红土地文学旗手张惟

    作者:本报记者 李笑萌 《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18日 08版)

        5月17日上午10点,福建省龙岩市的上空飘着蒙蒙细雨。包括来自龙岩、福州、厦门文学艺术界人士在内的400余人手捧鲜花,冒雨参加了张惟的遗体告别仪式。此情此景,使“走闽西”的本报记者深为震撼。

        5月13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龙岩文化研究会会长、闽西文学院院长、闽西当代红土地文学奠基人张惟因病逝世,享年83岁。

        张惟是新中国创建之初成长起来的一批军旅作家中的佼佼者,他的一生,从龙岩,到南京,到北京,到北大荒,再到福州,最终回到故乡龙岩,足迹跨越大半个中国。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写作生涯中,张惟着迷于红土地文学,著有长篇小说《中国,走出古田山凹》《中央苏区演义》《血色黎明》,散文集《卢沟桥畔》《雁行集》《张惟散文》等,电影文学剧本《血与火的洗礼》,电视剧剧本《大地的儿女》《闽西大暴动》等。这些作品既反映了他在屯垦北大荒时的豪迈之情,也是他中年后返回故乡的积淀的成果。

        张惟头上的名号虽多,他在生前却常说“说到底我是闽西子弟兵”。张惟原名张汉荣,龙岩东肖人,1932年11月7日出生于新加坡,幼年时期回到家乡。1949年9月,青年时期的张惟在共和国诞生的前夕投笔从戎,先后在闽粤赣边纵队文工团和解放军总参谋部工作,后又随十万官兵浩浩荡荡开赴东北开垦北大荒。那里的磨炼为张惟的笔触融入了拓荒奋斗的恢宏大气,使他的作品在激情豪迈中,又有浪漫乐观的精神。1959年张惟为《北大荒文艺》“国庆特大号”创作的中篇小说《第一书记上马记》,揭示了“大跃进”浮夸风,却被批为“右倾机会主义大毒草”,老作家聂绀弩作《怀张惟》,以“北大荒人谁最健?张惟豪气壮山河”为张惟鸣不平,称之为“绝世文章惹大波”。提起张惟早年参军的经历,参加告别仪式的龙岩市新罗区文联工作人员张景奎说:“正是张惟早些年的这些经历,他在从军生涯中见到的一个个鲜活的英雄人物,让他始终关注红色土地上的故事,把闽西地区的老将军、老同志的故事传扬。”

        还在闽粤赣边纵队的时候,张惟就立誓“要写一部红军的大书!”2009年《血色黎明》出版,全书从1919年五四运动波及南方、“龙岩八骏”出山写起,以恢宏的气势写到抗战胜利前夕,台湾义勇军总队龙岩洞誓师收复台湾,张惟实现了当年的誓言。张惟曾在“文革”期间被下放闽西劳动,粉碎“四人帮”后,很多下放干部纷纷返回省城,而张惟却坚持留在了闽西,继续深情耕耘在红土地上。他创办的杂志《闽西文丛》培养和影响了一大批闽西文学青年,更加可贵的是,张惟在离休后继续致力于提携文学新人。他曾主持开办过10届文学补习班,发起和组织了15届“红土地·蓝海洋”笔会,创立闽西文学院,推动地方文学事业的发展。在他的培养和扶持下,一批批作家成长起来,作家张胜友对张惟老师饱含深情:“四十载同道心恩重如山”。在长达68年的文学生涯中,张惟著有多部散文集、长篇小说、传记文学,电影剧本和电视剧剧本及文化论文集,人们常用“闽西红土地文学的旗手”“闽西红土地文学的领军人物”来评价张惟。

        张惟在闽西红色土地上挥洒了自己的光热和能量,他文学作品中的红色精神永驻人们心中。龙岩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傅柒生深情地说:“他的精神不朽,风范永存,音容常在,他的名字必将名垂中国文学史册,他举起的当代红土地文学大旗必将在红色的闽西土地上高高飘扬。”(本报记者 李笑萌)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