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18日 星期一

    博物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驱动力

    ——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

    作者:本报记者 李韵 《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18日 08版)

        今年5月18日是第39个国际博物馆日,其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日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就博物馆职能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谈了自己的理解。

     

        记者:据我们了解到的情况,今年全国各地的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都把宣传《博物馆条例》当成了一项重点内容。

     

        励小捷:《博物馆条例》的施行,是全国博物馆界盼望已久的事情,它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博物馆事业在法制化的进程上迈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同时也为博物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我们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激发博物馆的发展活力,继续深化博物馆免费开放,推动博物馆公共服务均等化,营造公平的发展环境,促进各级各类博物馆多元化发展。同时,巩固博物馆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尤其是青少年教育功能方面的成果,推进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拓展博物馆职能和藏品体系,让文物“活起来”。

     

        记者: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与新颁布的《博物馆条例》中对博物馆的概念、对博物馆社会服务的一系列规定似乎有些契合。

     

        励小捷:不是有些契合,而是契合度比较高。

     

        国际博物馆协会对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这样阐释的:博物馆作为教育与文化机构,在界定和执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其实践中正扮演一个日益重要的角色。面对日趋不稳定的生态系统、不够稳定的政治环境可能带来的自然与人的挑战,博物馆必须确保自己有能力继续担当文化遗产守护者的重任。博物馆的相关工作,例如公众教育以及展览策划,应当努力朝向“创建可持续发展社会”的角度开展探索和实践。作为博物馆工作者,我们必须全力以赴,确保博物馆成为维护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文化推动力。

     

        我认为,这个主题与阐释,反映了博物馆对自身社会角色的新认识,对博物馆使命、功能与责任的重新审视。今年3月20日开始施行的《博物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的一些规定确实与今年的主题相当契合。比如《条例》第二条规定:“博物馆,是指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登记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组织。”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列在了第一位。同时,《条例》也对博物馆举办陈列展览、实行免费开放、提供社会教育和服务、利用博物馆开展教育教学、支持科学研究等职能做出明确规定,凸显了博物馆在维护国家安全与民族团结、弘扬爱国主义、倡导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优秀文化、培养良好风尚、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条例》的这些新内涵,表明我国博物馆已经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记者:您为什么认为“博物馆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励小捷:因为,从可持续发展战略所体现的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原则来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与博物馆所承担的社会使命是高度一致的。

     

        记者:博物馆如何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原则?

     

        励小捷:公平性原则,强调的是机会选择的平等性。博物馆收藏着历史的见证物,这些不可复制的珍贵遗产,既属于我们这一代人,同样也属于我们的子孙后代,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公平地欣赏、研究和接受教益。因而我们在利用的同时,有义务采取一切可能的保护措施,使博物馆藏品更加久远地传诸后世。同时,也要通过推行免费开放、实行优惠、照顾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实施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

     

        持续性强调的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应该说,人类对自然、对自身所处环境的认识水平,是与博物馆在这方面的作用分不开的。博物馆自诞生之日起,就扮演了知识殿堂的角色,近代科学的产生、发展与博物馆有着密切的联系。进入20世纪,博物馆在科学知识普及、提高全社会对自然的认识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传播平台、教育平台的作用。

     

        共同性是指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全球利益,人类要共同促进自身之间、自身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博物馆在为全人类保存文化记忆方面所承担的使命,即与这一目标相吻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博物馆不仅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守护者,同时也是跨文化交流的使者、社会创新源泉的提供者。

     

        记者:中国博物馆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起过怎样的作用?

     

        励小捷:博物馆在当代中国社会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驱动力之一,越来越显著地体现着社会公益,彰显着公平、公开的理念,有力地保障了最广大民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近年来,博物馆在社会教育和公共服务领域的作用被不断强化、彰显。如我们开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征集工作,面向全国征集了13个主题鲜明、内容丰富、艺术特色突出的优秀展览,向全国推介,对引导全国博物馆提升展览水平、盘活文物资源、扩大社会影响力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为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我们在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开展了完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试点工作,凝练了超过1000个青少年教育项目,部分地区初步建立了中小学生定期参观博物馆的长效机制。

     

        为落实中央部署的深化改革任务,我们开展了完善博物馆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建设理事会制度建设的工作,制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我们大力推进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湖南博物馆等的文创产品,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实现观众“把博物馆带回家”的愿望。今年,为配合中心工作,我们陆续开展了抗战文物专题展览推介、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物证征藏工作等。(本报记者 李 韵)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