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17日 星期日

    班主任的全家福③

    延河岸边的收获

    作者:王纪刚 《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17日 11版)
    与第二期厅局级领导干部“区域协调发展”专题研究班学员在延安枣园合影(第二排右一为作者)

        我研究生毕业留校后曾做过一段时间高校的班主任,担任研究生辅导员,收获很大。2005年,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培训部工作,同样担任着班主任,同样也感到沉甸甸的收获与满足。

        在干部学院做班主任与在高校不同。作为中央主办的主要面向中高级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理论工作者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的国家级干部培训机构,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的学员大都有着较强的政治素质、丰富的工作经验,也对延安、对延安时期党的光辉历程有着深厚的感情与体悟。与他们在一起,我一方面从事培训组织管理,同时也作为培训活动的“催化师”、陪伴者、引导者,与学员们一起学习、一起研讨、共同交流和提高,感到无比充实。

        现场体验教学是学院的教学方式之一,学员们带着小马扎、耳麦、书包(我总结为“吉祥三宝”)随着老师在延安的革命旧址、旧居等现场教学点进行学习和体验。在有的现场教学点,无数次,我注意到不少学员眼含热泪,被当年火红的革命经历和革命前辈的高尚品格所感动。学员们紧密联系实际,往往在现场、在路途中就进行热烈的研讨交流。有的学员在学习小结中这样说道:“延安的力量是这样地让人无法想象,它让人变得那么柔,它让心变得那么澈,它荡涤我们的灵魂,它冲刷我们的身体,它洗练我们整个的人生观、价值观,它让我们那样地激情迸发……”“在延安,似乎有一种特殊的‘场’,不由你不感悟,不由你不感动,不由你不感叹。”他们普遍认为在学院学到了“真经”,受到了震撼,净化了灵魂,引发了思考,也表示会把学习成果更好地转化为今后的行动。

        作为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革命根据地,延安的红色电波传递着中央的声音,也成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诞生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王求参加学院的专题培训班,利用课余时间,我陪他来到延安西北郊王皮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旧址。下车后,我们又步行了一段路才到了当年发出红色电波的土窑洞。王求台长先是站在窑洞外仔细端详,沉思良久,进入窑洞后,主动清理窑洞内的杂物,发现墙壁上有游客涂画的痕迹,他用手一点一点地把它们从土墙上抹去,是那么轻柔而小心,这一幕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学员们来自于不同系统、不同工作部门,他们来到延安,既是接受学习教育,感悟历史的启迪,也是一种寻根,从寻根中弘扬传统,传承精神,油然激发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力量。

        我也深切感受到了学员对老区人民的感情。时任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的王宁利在学习期间,与班上几位医学专家义务为学院教职工和学员举办健康讲座。延安市一位小学生患有眼疾,家长知道我是班主任,特意通过学院的老师找到我,希望能引荐专家咨询一下。因为全天的学习培训节奏很紧,而当天的讲座结束时已经晚上十点多了,我试探着征询王宁利副院长的意见,没想到他爽快地答应了,现场仔细地看片子、询问情况,并认真地给出建议,等忙完这些,已经快十一点了。2006年9月,我带领学员去南泥湾开展社会实践教学,并走访南泥湾的农户,大家自掏伙食费,与老乡在家里一起聊天、一起用餐。来自中央政府驻澳门联络办的王树勤学员了解到一位老乡的孩子读了园艺专业的大专,毕业两年却始终找不到工作,就特意要了这个孩子的简历和联系方式。学习结束后没多久,她专门打电话告诉我:已经为这个孩子推荐了一份合适的工作,而且专业对口,待遇也不错。言语间,我感受到她能为老区百姓尽一份力所带来的由衷的喜悦。

        作为班主任工作的延伸,有时我还应培训过的学员邀请为其所在单位,围绕弘扬延安精神等主题上门作报告或举办讲座。在我看来,这也是培训活动的进一步延伸。有的学员还多次报名来学院学习,有的则组织单位的同志来延安开展培训。曾在学院学习过的国土资源部杨璐学员,后来在陕西工作,来延安的机会相对多了,只要来延安,如果时间容许,她总会给我发信息,利用晚饭后的时间到学院校园里散步,重新感受校园里的学习氛围和美好时光,与我交流在学院学习的收获与体会。其情其景,令人感念。

        两年前,我到了学院新的工作岗位,但有一个职责却没有变,就是还兼任着培训班的班主任。我记得曾带过一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其中一位学员刚来时还带有情绪,认为时间这么宝贵,大老远来延安学这些耳熟能详的内容,感到不值得。我只是说:既然来了,建议你保持学习状态,用心感受,然后我们再交流。没几天,他专门向我表达歉意,认为这次学习太有收获了,也来对了,对今后在大学课堂上如何讲课、怎样使大学生们入心入脑更有信心了。十年来,通过担任培训班班主任,围绕着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结合培训主题,我与大家交流自己的研究心得,学员们给我谈他们的学习体会,共同的感受是,交流中大家没有“小我”,有的只是切实践行党的宗旨,更好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大我”。在共同的学习交流中,我们都有了充实和提高,也感受到了那言语间、行动中所传递出的满满的正能量!

        (作者为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延安精神研究中心研究员)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