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真是无情,自然规律无法改变。光明日报的老人正一个个离我们而去。去年8月14日,被誉为“光明人的好榜样”的黎丁同志逝世,今年4月6日,光明日报文艺部又一位资深编辑潘仁山同志去世。
我得知老潘去世的消息是在4月14日的光明日报上,报社怕我们这些老人行动不便,事先没告诉我们,使我未能参加他的遗体告别仪式,也未能见到他的两个女儿潘平和妞妞,我感到深深的遗憾。
当年潘仁山一到报社,大家都叫他“老潘”,一是因为他比我们年纪大,二是他面相显得老成。
老潘与我是同年同月进入光明日报的,他从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我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1960年9月我们一同到校对科实习一年,此后一起分到文艺部当“东风”副刊编辑,直到他1988年退休。他把自己的青春、自己的一生都贡献给了光明日报。
老潘对编辑工作是极端认真负责的。如果说黎丁是难得的外勤编辑(主要是约稿,很少编稿),那么老潘就是难得的内勤编辑(主要是编稿)。他一辈子都在默默无闻地“抠字眼”,他编过的稿子很少出现文字差错。
他一进校对科,就十分“较真”。每天晚上在校对新华社电讯稿时,他总能发现稿中的文字错误,一发现随即给新华社打电话指出,过一会儿新华社准会发出更正稿来。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为什么能发现堂堂新华社文稿的错误?一是他不迷信权威;二是他具备扎实的汉语功底;三是他有一股执着的“较真”精神。
次年,他到文艺部任副刊编辑,对群众投稿和名家稿子平等看待,择优选用;他会仔细阅读每一篇稿子,沙里淘金,发现好文章和新作者。他做到不用的稿子“每稿必退”,无论是短稿还是长稿。有时他还会手写一纸退稿信,较具体地谈对稿子的意见,偶尔在信末还会签上名。
在编稿中,他的一大特长是纠正引文的错误。每遇有引文的稿子,他必设法找到原书,逐字逐句逐标点进行核对,不知纠正了多少名家学者的引文差错。
老潘一生编辑了数不清的稿子,同时也培养和帮助了一批作者,尤其是青年作者。比如作家韩静霆,他学生时代在光明日报发表诗歌,就得益于老潘的慧眼。又如第二炮兵宣传干部王佩 琈,他在本报发表了许多快板等曲艺作品,全靠老潘长期的扶持和耐心的培养。
老潘就是这样一个墙内开花墙外香的人,他兢兢业业、热心助人,博得了许多文艺界人士的感激和称赞,凭着他的编辑业绩,他在1980年就加入中国作协,是“文革”后文艺部最早加入作协的人。
老潘是个好编辑,他一生心甘情愿地为他人做嫁衣,愿他在天国安息。
(作者为本报原“东风”副刊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