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10日 星期日

    人才交流推动中俄友谊深化

    作者:本报记者 张进中 朱伟华 罗旭 《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10日 03版)

        近年来,中俄两国在医疗、科技、教育等多领域开展合作,积极搭建中俄交流的平台,推动各领域专家学者互访,结出了丰硕的合作成果。

     

    “俄罗斯来的光明使者”

     

        毕业于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曾荣获全俄展览中心最高成就奖——金质奖章、被誉为“莫斯科四大眼科名医”之一的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杜申,在黑龙江省大庆眼科医院担任俄罗斯专家组组长兼首席专家的十多年时间里,用他精湛的医术和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前来诊治的患者,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俄罗斯来的光明使者”。2009年杜申教授还被授予中国政府“友谊奖”,这是外籍专家在华的最高奖项。

     

        “最初来中国时还是自己带着器械,这些年中国进步很快,特别是一些年轻医生成长得很快。在大庆眼科医院的这十多年当中,带教了7名年轻医生,以前动手术我做得比较多,现在大多数是由学生们做。俄罗斯人常说,怎样才算一个好老师?教出的学生比老师还要优秀,才叫好老师。引进外国人才,带动本国人才队伍,这是个很见效的好方法。”杜申教授介绍说,“现在两国互派留学生很多,我们的学校连续13年都有中国学生,莫斯科大学大约有450位中国留学生,与中国25所高等院校有合作。”

     

        74岁的徐秀珍,7年前做了右眼白内障手术,今年她又来到大庆眼科医院做左眼的手术。“上次就是杜申大夫给我做的,人很和蔼,水平特别高,这次来心里非常有底,一点也不害怕手术。”

     

    合作解决科研难题

     

        黑龙江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与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伊尔库茨克科学中心的合作,是逐渐亲密起来的。2002年,伊尔库茨克科学中心专家系统动力学与控制理论研究所主任伊戈尔·贝奇科夫院士第一次来到了中国,开始了与自动化研究所的不解之缘。6年前贝奇科夫促成了黑龙江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与伊尔库茨克科学中心系统控制和动态理论研究所建立密切合作关系。3年前伊尔库兹克科学中心和省科学院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成立了协同创新中心,双方的合作在这个平台上紧密开展。

     

        “中俄两国的研究机构有很多不同之处,黑龙江省科学院更多的是研究新材料等以面向市场为主的科研项目,俄罗斯科学院则从事基础性研究多一些,在技术层面上的互补性很高,双方合作空间很大。”贝奇科夫说,“我们利用双方掌握的现代工艺、新技术等进行互补,来解决共同面临的难题。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的合作是‘灾难救援人员三维定位管理调度系统’等。”

     

        “这套系统将借助卫星定位、无线通信、语音通信、视频传输等技术手段,准确掌握救援人员的所在位置和所处环境,实时采集其行进方向、速度等数据,掌握其心态和信心状况,以便指挥人员判断和及时发出指令。”贝奇科夫介绍,“系统能覆盖地铁通道等地下30米空间以及复杂地形和多层墙体。救援人员佩戴设备能适应近100摄氏度的温差,供电2个小时以上。监控部分能同时显示40人以上的三维画面,也可以突出显示单个救援人员的情况。”

     

        黑龙江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吴冈告诉记者:“贝奇科夫带领的科研团队此前已多次来哈尔滨,与我们所的专家在系统功能、相关参数要求等细节进行磋商,并已经形成了初步意见,系统研发计划在两年内完成。”

     

    共同培养未来人才

     

        黑龙江大学作为“全国俄语人才培养摇篮”,2011年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合作建设了中俄学院,确立以“专业+俄语”,本硕博连读培养对俄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模式。70%的课程由俄方教师担任,培养既精通俄语又具备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对俄人才。目前,已在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物理学、生物技术、金融学、法学等6个专业招生700余人。

     

        “黑龙江大学有着悠久的俄语学习历史,在中俄学院我们可以直接用俄语授课,使同学们更加迅速、全面、深入地掌握知识。”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生物信息学教授、生物学博士叶菲莫夫告诉记者,“中国学生知识体系完整,善于交往,创新能力强,他们都很优秀,我很喜欢他们。”

     

        2014年8月,第一批74名中俄学院的优秀学子完成在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的学习,顺利回国。第二批77名本科生,将于今年9月派出。“考上这个学院是荣耀,也意味着大学生活不会过得很轻松。在赴俄留学的过程中,辛苦与进步同在,置身俄罗斯良好的学习环境,我的专业和语言水平得到双重提高。回国后的第一选择是考研究生,在高校教书育人,也会为中俄贸易、法律领域的合作发展助力。”法学专业学生刘国栋对未来定位清晰。(本报记者 张进中 朱伟华 罗 旭)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