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09日 星期六

    梁祝文化保护要回到“原点”

    作者: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总会长 陶立璠 《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09日 08版)

        梁祝传说,是一种普通的民间讲述,其传播时间长,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流传地域广,在朝鲜、日本等东南亚国家也很受欢迎;多种文学艺术体裁介入,形成梁祝的文化盛况;梁祝文化遗存地多,传说深入人心;相关研究在国内外受关注度高。这五个特点决定了它在我国传说学研究史上的重要地位。

        对于梁祝文化的保护,我认为要回到“原点”,即关注传承人。目前,梁祝传说虽然有了保护单位、保护地,但当检索传承人时,这一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没有一个国家级传承人,省级传承人也寥寥无几。不禁使人怀疑这一文化遗产存在的必要,没有国家级传承人的项目,何谈申报世界非遗?

        作为民间口头文学,口传心授是重要的传承方式。因此,能讲述、讲唱梁祝传说的人,才是创造、传承梁祝文化的重要主体。“留住历史、留住记忆、留住传承人”就是对非遗最好的活态保护。

        当下,各地发展梁祝文化景观建设,动辄花费几个亿建博物馆、造旅游景区,这不是保护的本质和重点。我认为传承人并不是没有,而是我们没有把工作重心放到这里。四省六地应抽出经费,走进农村、田头去跟传承人聊聊,听听他们口中鲜活的梁祝传说和故事,这才是眼下梁祝传说保护和传承最需要做的事情。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