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07日 星期四

    会讲故事的“民间外交家”

    ——记湖北武汉《长江日报》高级记者余熙

    作者:本报记者 夏静 本报通讯员 姚晓雪 《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07日 04版)

        足迹踏遍瑞士、德国、美国、古巴等60余个国家,出版国际文化交流主题专著25部,在海内外举办个人摄影展览37场,在国外演讲中国故事近百场……他是记者、作家、画家、摄影家,更是当之无愧的“民间外交家”,被称为“中国的马可·波罗”。他就是湖北武汉《长江日报》高级记者余熙。

     

        日前,在中国记协、全国三教办举办的第67期“记者大讲堂”上,余熙将自己的经历娓娓道来。

     

    初访瑞士 方识“外交”本色

     

        即使是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也并不全面。余熙说,1991年8月,他到瑞士举办个人画展时,每个碰到的外国人都会好奇地问他一些荒诞的问题:你爸爸是不是留着长辫子、中国的女性是否还在缠小脚……

     

        这些听起来匪夷所思的问题,让余熙倍感焦虑,“都什么年代了,怎么在外国人眼里,中国还停留在清朝。”

     

        “作为一个中国公民,我觉得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西方人了解中国。”余熙向画展邀请方瑞士扶轮社提出请求,请他们安排一场由他介绍中国的演讲会,对方欣然应允。

     

        在瑞士奥尔滕市,余熙主讲了人生首场海外文化交流演讲,《今日中国的文化艺术》。余熙口中的中国文化和社会现状,仿佛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的窗,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此后几十年间,余熙先后去了法国、德国、美国、保加利亚等60余个国家,以书画、摄影、演讲等多种形式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华文化,传递中国声音。

     

        2005年,余熙自费访问冰岛。“中国有璀璨的艺术文化积淀,京剧、杂技、水墨画……如果冰岛人民无缘得见,将会是很大的遗憾。”在冰岛共和国总统奥拉维尔·格里姆松先生的官邸,余熙积极游说总统由冰岛出资举办中国文化节。

     

        2009年9月29日,经过四年的磋商和筹备,“冰岛·中国文化节”终于成功在冰岛科坡沃举行。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近百位中国艺术家向冰岛人民展现了“神奇”的中国文化,让中国声音响彻冰岛。

     

    以人为媒 讲述中国故事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是余熙摸索出的一套公共外交法则。各国政要和主流媒体记者都是他开展民间外交活动的重点对象。

     

        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法国前总统萨科齐、俄罗斯总统普京、南非总统祖马、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华德、美国前总统布什、韩国前总统金大中、加拿大前总理克雷蒂安、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这些政要,都曾是余熙采访席上的座上宾。

     

        在《长江日报》开辟专栏《余熙高端访问》,迄今已发表各国元首、首脑、内阁部长和驻华大使的新闻报道数百篇。此外,余熙还在自己家中热情接待过欧美多国驻华使节,展示了独具亲和力的“公共外交”魅力。

     

        出身记者的余熙十分关注各国主流媒体对中国的评价。2014年,余熙在美国匹兹堡、芝加哥和旧金山分别做过三次演讲,针对美国某些主流媒体涉华负面舆情进行澄清。演讲的第二天,美国20多家媒体进行报道,其中6家媒体引用了余熙反驳“中国崩溃论”的言论,而且直接把余熙对武汉城市建设发展的介绍,做了很清晰的表达。

     

        “我觉得美国媒体在介绍中国时,对我们的前景有一种模糊不清,甚至是有意曲解的认识,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在美国的媒体人,这个时候应该有所作为。”余熙说。

     

    公共外交 是责任更是使命

     

        对余熙来说,公共外交不仅仅是一份责任,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

     

        “为什么会坚持?我觉得一个很重要的动因是,我们这个年代的人,有深深的危机感,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变迁。我们能够看到的是,中国很需要和别的国家合作,让中国融进合作、融进世界,同时也让世界融进中国。这应该就是常说的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余熙说。

     

        1996年2月,余熙在华盛顿美国国务外交学院演讲。最初,他准备介绍一下中国文化艺术。但在演讲现场,余熙发现下面的听众都是一些学中文的年轻准外交官。20来岁的他们并不满足于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不断有人提出一些中国社会现状和政治生态的问题。

     

        余熙马上明白,这群“准外交官”毕业后,都将奔赴美国驻中国大使馆,或者是去美国在华语地区的外交机构任职,其渴望知悉当今中国社会的心情十分迫切。他立即把主题从介绍文化临时改为介绍时政。作为《长江日报》政文部记者,余熙现身说法,畅谈中国的人权、政治体制改革、反腐倡廉等。时任新华社华盛顿分社副社长周锡生当天写就一篇通讯,《余熙:用精湛的中国文化艺术感染了美国听众》。

     

        从1991年从事公共外交开始,余熙常常这样“见缝插针”地给外国人讲中国故事。在德国,他每天用德文写作,在德国主流媒体《不莱梅日报》发表“中国人在不莱梅”的专题故事,这些故事来自生活在不莱梅的中国人的现实经历,见报后在德国主流社会中引起了巨大反响。

     

        “我去那么多国家,那么多大使出来参与我们的活动,都是因为我们国家外交部的支持。所以外交永远是国家主导,我们做这些都服从于国家的战略。”在余熙看来,国家永远是外交活动的主体,公共外交的职能便是拾遗补阙。

     

        余熙说,中国有一个词叫“添砖加瓦”。他不能盖整个大厦,但愿做那个“添砖加瓦”的人。(本报记者 夏 静 本报通讯员 姚晓雪)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