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05日 星期二

    劳动者之歌

    电气专家李刚:用创新劳动托起产业工人的中国梦

    作者:本报记者 靳昊 《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05日 04版)

        从一名普通的电气维修工成长为令业内叹服的电气专家,从学习“洋设备”,到改造“洋设备”,再到超越“洋设备”,1969年出生的渤海钢铁集团钢管公司管加工部主任电气师李刚,与同事们一道完成技改创新项目100余项,打破了国外多项技术垄断,成为新时期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产业工人的优秀代表,他于2010年、2015年先后两次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石油套管堪称冶金产品中的“绣花针”,而丝扣是确保石油套管质量的关键。由于生产技术要求高、加工难度大、成材率低,特殊扣套管的市场缺口很大,需要从国外大量高价进口。李刚和同事们一起开发出特殊扣石油套管拧接技术,与国外系统相比,功能增加、技术先进、操作简便,使特殊扣成材率大幅提高,打破了国外产品在国内长期垄断的局面。

        2011年后,钢管公司在美国投资建厂。李刚把参与美国项目建设作为新的起点。他说:“从前,咱们中国工人学‘洋师傅’,现在我要带‘洋徒弟’了……我要用自己的智慧,在世界大舞台上展示中国产业工人的风采,为中国工人争光!”

        来到美国的第二天,李刚就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难题:外方热处理水循环系统无法实现自动控制,需要人工操作。由于在国内从未接触过,大家对这个控制系统都不了解,加上没有任何技术资料和图纸借鉴,无从下手。而美国设备厂家派来的技术人员对解决难题也没有帮助。面对生疏的系统,李刚反复琢磨,常常熬到深夜。一个月过去了,热处理接触水水循环系统不仅实现了液位的自动控制,还增加了无线监控,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在大家的眼中,李刚的工作没有分内分外,哪里设备有问题,他就到哪里去。仲夏的美国项目工地,李刚不顾蚊虫叮咬,钻进狭窄、潮湿的设备区域抢修故障;每天下班时,现场进行扫尾工作,他总是最后一个离开。他耐心地指导美籍员工,“洋徒弟”们的技术日渐娴熟。

        2014年美国当地时间8月7日,钢管公司美国项目第一支合格石油套管成功下线;11月,首批石油套管下井成功;2015年当地时间1月28日,美国项目正式通过认证,拿到了市场的“金钥匙”。这些来自大洋彼岸的捷报,凝聚了李刚的心血和汗水,他和钢管公司的技术团队用自己的创新劳动托起了产业工人的中国梦。(本报记者 靳 昊)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