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27日 星期一

    鉴赏

    《徽班进京》再铸辉煌

    作者:李泰山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27日 15版)

        由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组织的“安徽新创剧目展演”和“纪念徽班进京225周年”活动,4月10日在北京正式拉开帷幕。在参演的七台大戏中,徽剧新编历史传奇剧《徽班进京》,以其浓郁的徽风皖韵和古朴典雅、粗犷豪放的艺术呈现,得到专家学者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徽班进京》是徽剧历经多年积累与企盼精心打造的一部作品。该剧在叙事、抒情、传奇、写意的构思中,是以抽象的、非理念的创新手法和不拘一格、看点突出的戏剧观,对“徽班进京”这一重大历史题材的定义作出了全新的诠释,赋予其清新自然、别开生面的舞台风貌。全剧通过一个普通徽班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生存状态,描写了徽班伶人在“花雅之争”“徽汉合流”等向京剧嬗变的进程中,面对生活、创艺和命运,表现出了一种理想化的人生态度,彰显了生活在社会底层徽班伶人仁爱、良善、忍辱负重、舍生取义的生命意义和尊严,浓缩和承载了“徽班”几百年的舞台记忆,谱写了一曲“徽班戏子”凄美悲壮的生命绝唱。全剧以小见大,由浅入深,于不经意之中见精神,正如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季国平看了《徽班进京》演出后高度评价说:这出戏把戏子的命运和中国戏曲的命运连在了一起,体现了“徽班”艺人以戏为命、视戏如命、为戏搏命的人文精神。

        戏曲的审美功能首先是要贴近观众,好看,好听,令人赏心悦目,值得品味把玩,这才是平民化娱乐性的本色。徽剧《徽班进京》就整体舞台演出而言,不仅力求在雅俗共赏上锐意出新,面向市场,使之成为观众喜闻乐见的一出好戏。而且在艺术品位、表现样式、创新技法,以及各种音乐元素的博采交融、贯通运用等方面,更是将徽剧传统与徽文化特色融为一体,具有大气厚重、华光溢彩、时尚唯美、融合创新的艺术追求,赋予了古老徽剧鲜活的艺术生命,给人以审美的愉悦。同时,我们还欣喜地看到,剧中几位主要角色,分别邀请了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黄新德,京剧名家李军,北昆实力派青年演员陈娟娟加盟演出,可谓群英荟萃,各擅胜场,赏徽调名段,品戏韵万千。他们以唱、念、做、打、舞等精湛绝美的技艺,把戏演得激情四射、光彩照人,呈现出一派新意和亮色,在舞台上再次显现了当年“徽汉合流”与“昆弋交融”的历史印记。

        徽剧《徽班进京》的成功演出,应该说主要归功于徐勤纳导演的大家风范与睿智。他在剧目的创新追求和剧种的“跨越式”发展中,以超凡的胆识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在前人筚路蓝缕的构意中奋力走出一条新路,为徽剧的勃然兴起,抒写了一部昂扬的时代画卷,使安徽“徽剧”这个古老剧种,在几经兴衰沉浮后,锋芒难掩,再一次给徽剧带来一份艺术震撼与升华。从《徽班进京》中我们看到徐勤纳导演无论是对徽文化深厚底蕴的把握,还是对舞台人物精神品格的张扬,都力求形式新颖、特色鲜明,追求着现代唯美、清新的审美倾向。以新的发现和新的运用,开掘出人物形象的心灵光芒。使全剧实现了历史与现代视野的融合,给一个“大命题”赋予了艺术的“新形式”。使戏曲舞台由此变得更为丰富多彩,让古老的徽剧与青春和热情交融。从史实和理性层面,传递出一种时光的韵味和历史的回响,铸就了“徽班”一个远去时代的标志。

        “徽班”艺术,早期是在“徽池雅调”内部孕育,演化过程中,经过吸收、融合“昆山腔”“弋阳腔”“目连戏”以及“秦腔”等优秀古老剧种的艺术精华,逐渐成长起来的。众所周知,十八世纪的“徽班进京”,其影响非同小可,它不仅揭开了二百年京剧史上波澜壮阔的序幕,而且对推动中国戏曲的蓬勃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正是有了“徽班进京”和后来的“汉调北上”,才促进了各剧种之间在北京这个特定地域和人文环境中的相互吸收与相互竞争,形成了昆、梆、徽、汉诸腔纷呈的繁荣局面。通过“徽汉合流”与“皮黄交融”,最终形成了从徽班内部逐渐演化向京剧的嬗变。

        纵观“徽班”诞生、发展和成熟的历史,是中国戏曲发展史上的一个缩影和写照。如果没有“徽班进京”的历史进程,难有中国京剧的今天。徽班的历史性贡献,为中国戏曲的传承发展,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徽班”的精髓,主要体现在它的“开放思想”“前瞻意识”“民本观念”以及“善聚人才”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上。“徽班”的形成、发展与演变,可谓中国戏曲史上一大奇观。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