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23日 星期四

    记者连线

    寻找给周总理献花的少年

    作者:本报驻马尼拉记者 付志刚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23日 12版)

        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前夕,记者在印尼万隆采访老华侨伍先生时偶然听说,他的同学当年曾经给周总理献过花;在万隆会议博物馆采访时,博物馆的萨利哈姆先生特意让记者看一张老照片,图片上周总理慈祥地握着一名略显腼腆的少年的手(见上图)。萨利哈姆介绍说,这名少年现在是一位大企业家,十分关心博物馆的建设,每年都会回来看看。

        伍先生和萨利哈姆先生谈到的都是同一个人,他就是这张珍贵的老照片中的少年梁思谋。当年为什么选他献花?他后来的人生轨迹如何?60年过去了,还能找得到他,他愿意接受采访吗?带着一连串的疑问,记者根据伍先生和萨利哈姆先生提供的线索,尝试着给现在已经定居香港的梁先生发了采访邮件。

        出乎意料的是,当晚梁先生就给记者打来越洋电话。70多岁的梁先生声音洪亮,简短有力:“采访提纲已经收到。我先给你发些背景资料,你看后如果有问题再问我,这样可以节省时间。”翻阅这些资料,一位爱国华侨的情怀跃然纸上,记者眼前仿佛呈现出一幅跨越60年的历史画卷。

        1955年4月15日下午,印度尼西亚万隆市清华中学初二学生梁思谋接到通知,他被当地中华总会选中去迎接参加万隆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多年后他才知道,自己被选中的原因是:总成绩单上89.89的高分,再加上“优等”的品行得分。第二天一早,他换上新校服——白色的衬衫和短裤,早早地乘车赶往机场。但由于中国代表团行程变化,当天并没有到达万隆。4月17日,梁思谋再次前往机场。当代表团乘坐的飞机将要抵达时,他才被告知,他的任务是献花给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总理。周总理走出舱门,朝着人群挥手。梁思谋跟着时任印尼总理阿里·沙斯特罗阿米佐约上前迎接。“两位总理握手、拥抱、问候、交谈。阿里总理回过头来招呼我:‘孩子、孩子,过来……’”梁思谋说。

        “我将鲜花献给周恩来总理,并敬礼说了一声‘尊敬的周总理您好’。周总理握住我的双手,他的手修长而又柔软。”60年过去了,梁思谋至今还清楚地记得这个难忘的瞬间。“我触及周总理和阿里总理这两位大人物的手,这是非比寻常的感受,他们激发了我的精神。我们家里人有这样一种信仰,如果我们跟一位大人物握手,或者被他所拥抱,那么他的灵魂、生命和精神就会渗进我们的体魄里面。”

        握手仅仅是一瞬间,但对梁思谋的影响却是终生的。“自从成为向周总理献花的代表后,自己和家人都感到无比的荣耀。但与此同时,自己感到有一种责任和义务,必须走正直和真理之路,必须成为有进取心和有作为的人,必须帮助别人走上成功之路。”从此,梁思谋和万隆会议、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60年里,这种情怀一直在他的生命中燃烧。而鼓舞着他的,就是至今仍激励人心的“万隆精神”。

        梁思谋是第三代华侨,出生于万隆,并在那里读书、长大。高中毕业后,梁思谋没有听从家人让其去德国或新加坡读书的建议,而是选择回到中国念书。他说:“我是一个很传统的人,更愿意回到自己的祖籍国,而且通过了解时事,我获知了一些中国发展的情况。我知道中国未来会有发展,从未后悔当初的选择。”

        1960年到1962年,梁思谋在北京华侨学校上学。后来,梁思谋开始从商,更加关注中国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需要向国外购买电缆,一些国外公司给出极高的报价。凭借自己的人脉,梁思谋向有关部门建议从工厂直接购买,为国家节省了大笔外汇。80年代末,在中国和韩国尚未建交的情况下,他牵线促成韩国企业在北京、青岛投资,自此以后,韩国掀起资金和技术进入中国市场的热潮。

        他还抱着一颗感恩的心,热心祖国的公益事业。非典肆虐期间,他个人捐献了价值18万元的药品和防护用品;北京申奥过程中,他积极为北京宣传助威,并召集26个国家的75200名华侨为“水立方”捐款。为此,他被授予“参与奥运会统一战线有重要贡献的先进人士”的光荣称号。

        谈及对祖国的贡献,梁思谋说:“我别无所求,就是想让子孙后代知道,我们这一代人曾经为国家贡献过力量。”

        谈到即将在万隆举行的60周年纪念活动,梁思谋表示:“万隆精神到哪一天也不会过时,世界要走向和平,国家之间要交流对话,这依然是最好的方式。”他相信,60年前,中国对万隆会议顺利召开作出了很大贡献;60年后,不断发展强大的中国为国际社会作出的贡献将越来越大。  

        (本报雅加达4月22日电 本报驻马尼拉记者 付志刚)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