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22日 星期三

    丝路文化专家谈

    丝绸之路助推我国成为经济文化相互认同的民族联合体

    ——访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民族学家杨圣敏

    作者:本报记者 晋浩天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22日 05版)
    日前,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的大型文物展览“丝绸之路文物展”,吸引了大批观众前来观展。 本报记者 郭俊锋摄

    丝绸之路沿线的少数民族是中国对外交流的中介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丝绸之路及其沿线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并对这些聚居区的特点进行分析。

     

        杨圣敏:丝绸之路是指自秦汉以来,从中原地区出发,向西方和西南各国去的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的东西方之间的交通道路网,分为海上和陆上两部分。陆上是经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新疆天山南北、中亚国家一直向西和西南到达印度、巴基斯坦、中东的波斯、阿拉伯各国再到欧洲各国。海上则是从中国东南沿海港口出发,到达印度、东南亚各国和非洲大陆各国。

     

        从人类学和民族学的角度来看,人类文明的进步有两个不可或缺的推动力:文化技术等各方面的新创造及其传播。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的交通网,也是一个传播之网。因此,丝绸之路对中国与沿途各国的发展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中国境内,丝绸之路沿线有很多少数民族聚居区,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藏族、维吾尔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哈萨克族、塔塔尔族、蒙古族、回族、纳西族、撒拉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

     

        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丝绸之路沿线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大多处于中国的边疆地带,因此,他们往往成为中国对外进行文化、经济交流的中介,进而使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呈现出中外融汇的色彩。至今我国仍有很多少数民族保持着这样的特点。

     

        记者:丝绸之路对沿线少数民族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民族关系与文化等方面又有什么变化?

     

        杨圣敏:丝绸之路的发展,推动了沿线各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和社会的进步,也推动了各民族之间,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之间的交往与交流。千百年来,在中华各民族逐渐融为一个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丝绸之路无疑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历史上,世界曾经出现过多个疆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大国,如罗马帝国、希腊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等,但这些帝国毫无例外地都在历史中消失了。缘何如此?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皆为主要依靠军事征服和行政力量建立起来的军事行政联合体,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没有很好的交流与融合。

     

        与此相对的是,中华各民族经过千百年来经济文化的密切交流,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经济文化互相依靠,谁也离不开谁。因此,经历几千年的发展,中国最终保持了多民族大国的基本疆域,并已融合成中华民族这样一个既有多种文化成分,又有统一精神和经济基础,互相认同的民族联合体。毫无疑问,这与丝绸之路有着密切关联。

     

        也正因如此,在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的语言、文字有了新的面貌。例如,今天汉语普通话的发音与古代汉语的发音相比,有了很大变化,其原因是元代以后北方民族进入中原的影响而成。今天蒙古族的文字,是古代维吾尔人的祖先将回鹘文传到蒙古草原后创造的。这个变化是各民族互相借鉴、学习和融合的结果,也是共同进步的结果。

     

    丝绸之路自古便是人文交流与融合之路

     

        记者: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说明了什么?

     

        杨圣敏:丝绸之路自古以来便是一条人文交流与融合之路。有很多案例可以证明这一点。

     

        比如,今天的维吾尔族来自古代蒙古草原上一个古老的游牧部落(公元744年曾在蒙古草原上建回纥汗国)。公元840年,回纥汗国崩溃,这些自称维吾尔的游牧人从蒙古草原大批向西迁徙,来到新疆南部,与当地原有的土著民族融合,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与土著各民族融合成了今天的维吾尔族。现今的维吾尔人已经成为一个农业民族,他们极大程度地继承了土著人的农业文化,同时,他们又与其他农业民族有所不同——继承了很多草原牧业民族的文化特点。

     

        我在新疆各民族地区做了很多实地调查。我在调查中发现,新疆东部和西部的维吾尔人在外貌、文化特点等方面有所差别。东部维吾尔人的文化和外貌与汉族和蒙古草原民族有较多的相似之处,而西部维吾尔人的文化和外貌则保留了较多古代塔里木盆地土著民族的特点。进一步调查发现,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各绿洲上,越是往东走,这些维吾尔居民的遗传基因就有越多蒙古人种的特点,越往西走,维吾尔居民就有越多原古代操印欧语系语言的土著居民的特点。这表明至今东部的维吾尔人保留了较多蒙古草原游牧回纥人的基因。因此,这些调查一方面进一步证明了维吾尔族的形成与丝绸之路有着紧密联系,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历史上我国各民族之间在血统、文化等方面的大融合。

     

        记者: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为沿线各少数民族带来哪些发展机遇?

     

        杨圣敏: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大多位于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交通不发达,对外交流不畅。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将再次让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挥我国中原地区与境外交流的中介作用,必然会为这些地区带来很多新的信息、投资、技术、人员和物资的交流,使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也搭上高速发展的快车。

     

        近年来,为了加快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政府出台了西部大开发政策。具体来说,有各种惠民、扶贫工程,转移支付措施,对口支援项目等,在西部开发中也特别强调少数民族的参与式发展。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西部开发政策相结合,相信经过若干年之后,这些措施将会有力地缩小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

     

        我认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将有力推动我国各民族的互相学习和交流,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和进步,使得民族关系从过去比较封闭、比较隔绝,即背对背的状态,发展到越来越多的面对面状态,交流交往日益增多,真正实现中华各民族更高程度的认同和更紧密的大团结。

     

        记者: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为我国各方面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

     

        杨圣敏: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战略构想,更是沿线各国的共同事业,有利于将政治互信、地缘毗邻、经济互补等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持续增长优势。

     

        我喜欢下围棋。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将全球看作一个大棋盘,我们在全球撒播棋子,联合全球各友好国家和民族发展经济、文化、政治关系,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同时,该战略也是把我国的经济政治利益与这些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结合起来,在全球范围内团结我们的朋友,从而促进我们实现中华民族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伟大复兴。(本报记者 晋浩天)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