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22日 星期三

    这边唱来那边和

    ——从“壮族三月三”歌圩看民族文化融合

    作者:本报记者 刘昆 本报通讯员 周仕兴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22日 05版)
    4月21日农历“三月三”,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三防镇举办“三月三”歌节。数千名苗、瑶、侗、壮等少数民族同胞穿着节日盛装,欢聚一堂参加壮族山歌对唱、苗族芦笙踩堂、壮族“朋比”比赛、瑶族唢呐表演等民俗活动。 龙林智摄

        4月21日一大早,在广西最西端的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镇保上村,由壮、汉、苗、彝、仡佬5个民族组成的杨玉清一家洋溢着欢快的气氛,刚出锅的五色糯米饭冒着热气,孩子们正梳妆打扮,准备去县城赶“三月三歌圩”。

     

        在自治区首府南宁,“桂风壮韵三月三”系列活动也拉开了帷幕,壮族会鼓、壮瑶铜鼓、壮族花婆舞、侗族大歌、瑶族蝴蝶歌等轮番登场。

     

        在老区百色,在侗乡三江,在瑶山恭城,在漓江之滨,在北部湾畔,在黔桂交界,在中越边境……踏着“三月三”的节拍,数千万各族群众聚会对歌,祈福祭祖,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法定假日助力民族文化繁荣

     

        歌声穿越千年,歌圩源远流长,深深扎根在壮族和各族人民的生活土壤之中,成为男女老少都乐于参加的社交和审美活动。随着时代发展,歌圩已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鲜明表征,并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其固有的社会功能,产生积极影响。

     

        作为广西12个世居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三月三歌圩”涉及人口2700余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54%,主要集中在南宁、柳州、百色、河池、崇左、来宾、钦州、防城港市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梧州、玉林、贺州市等一些汉族聚居地区。

     

        2014年,广西区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将“壮族三月三”确定为广西民族习惯节日,全民放假两天。同年,“壮族三月三”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表面看,‘壮族三月三’让广西人多了‘欢乐的两天’,但实际意义远不止于此。”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罗树杰说,广西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仅有GDP的增长是不够的,民族文化的繁荣同等重要。把“壮族三月三”定为法定假日,组织系列活动,激活文化元素,夯实文化软实力,将成为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引擎。

     

    全民放假,并非一“放”了之

     

        今年“壮族三月三”适逢双休日,广西迎来4天小长假。宣传、民族、文体、旅游等多部门统筹协调,组织、引导全区各地各族干部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节假日活动,增进各民族的沟通交融。仅4月21日这天,就有150多项文化活动在14个设区市同步开展,深层次、多角度地展现了广西各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刻内涵。

     

        “‘三月三’期间,凡是路过壮家门前的人,无论什么民族,不管是否相识,主人都会热情迎客,拿出美食招待。这不仅增进了不同民族间的交流和了解,更促进了民族团结和谐。”广西文化厅艺术处处长廖昆铭说。

     

        2014年“壮族三月三”期间,崇左市大新县举办的硕龙歌圩,吸引了大批越南群众过来参加。而当时,越南方面也在组织“三月三”活动,这时,谁的活动办得好,谁就能吸引群众来参加,谁就更能赢得喝彩。借鉴去年的成功经验,今年的“壮族三月三”系列活动主题更突出、声势更浩大、内容也更丰富。来自四面八方的各族群众欢聚一堂,他们对酒放歌,抒发情感,互通心声,消除隔阂。

     

        “不同的民族、语言、服饰、习俗,在这里已完全融为一体。”来自台湾的民俗文化爱好者黄燕凤感慨地说,“真没想到,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如此之大。”

     

        令人欣慰的是,一些濒临失传的少数民族传统节俗、民间技艺绝活,借“壮族三月三”活动得以重生,增添时代特征后精彩再现。几近消失的防城港市峒中镇“砧板”陀螺,在去年的“三月三”期间又“转”了起来。如今,峒中“砧板”陀螺作为传统民族体育竞技项目,在舞台和体育比赛中频频亮相,被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喜爱。

     

    用文化延续民族血脉

     

        照片上,一个17岁壮族少年,染黄的“杀马特”发型,手里夹着香烟,因拍摄需要而“被迫”穿上的壮族服饰……而他明天就要进城打工,少年满脸的迷茫,与身后破旧的木屋形成鲜明对比。

     

        这是桂西北山区的一个壮族村落。随着年轻人的倾巢外出和老人的陆续离世,这个曾经远近闻名的传统壮寨正逐渐沦为“空壳村”。经过几天的探访,一群民族文化志愿者制作了微信专题《告诉我,如何延续广西壮族的生命?》,并在南宁举行义展。

     

        如何延续民族的血脉?在热闹的“三月三”期间,这一命题引发了文化专家、学者及官方的思考。

     

        “将壮族‘三月三’列为法定假日,是对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广西区民委主任卢献匾表示,以“壮族三月三”为契机,广西正组织有关专家研究、挖掘广西民族文化的内容和价值,以建立广西民族文化价值评价标准。

     

        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梁庭望教授表示,“壮族三月三”是广西多年来民族团结进步的标志,如今以法定节日重新升格定位后,活力进一步迸发。它给人们带来一个启示,就是政府对少数民族、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和重视,有利于凝聚民心,有利于民族关系的良性发展,对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提高民族文化自觉、促进民族文化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本报南宁4月21日电 本报记者 刘 昆 本报通讯员 周仕兴)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