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20日 星期一

    “我可以为后人做一块铺路石”

    ——追记江西省地矿局原高级工程师杨衍忠

    作者:本报记者 胡晓军 本报通讯员 许军 刘珊伊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20日 08版)

        2014年5月20日,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原高级工程师杨衍忠因病溘然长逝,终年76岁。

     

        这位可敬的老人,去世时身无长物,给这个世界最后留下了一摞摞写有密密麻麻文字的手书文稿。

     

        与这堆文稿相伴的,是他临终前五日写给赣南地质大队负责人的信笺:“我现在身体很不理想,我拟编的江西南部地质矿产(3稿)9套卡片、登记表已基本完成,本想定稿,估计有困难了。我要将这600万字、几百张图无偿献给大队、献给国家、献给党,估计可提供几百处找矿信息,这可能是我为地矿事业奉献的最后力量。”

     

        令人震撼的字里行间闪动的,是一位老共产党员、知识分子对党、国家、民族的一腔赤诚。

     

    “真想向天再借10年”

     

        1956年,时年18岁的杨衍忠成为原中南煤田地勘局128队的一员。“要为党和国家的地矿事业奉献一生。”从参加工作的那天起,他就立下誓言。

     

        此后38年,杨衍忠一直战斗在野外地质勘查第一线。从风华正茂到年过半百,他的足迹遍布赣南的荒郊野岭、深山老林。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他先后承担过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重大找矿项目,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获得各类成果奖项40余次,被誉为“赣南找矿的活地图”。

     

        直至1994年,因长期艰苦的野外地质工作而导致的身体原因,杨衍忠提前退休。

     

        尽管离开了地勘一线,但他的心,却始终留在工作岗位。

     

        从业近40年,杨衍忠手中收集的江西南部各种矿点的地质资料多达数千份,足有数百斤重。“若不把这些资料综合起来编录成一套完整的信息卡片,给后人提供找矿信息,这就是浪费。”他曾这么说。

     

        于是,他把家当成了工作室。

     

        他也没把自己当病人。

     

        实际上,杨衍忠患有严重的肝硬化和肺气肿。

     

        眼睛不好使了,精力不济了,他写字都需要用放大镜看着写;腹痛发作了,呼吸不顺当了,每次写上十几分钟,他就得斜靠在床上稍加休息再写。这让妻子胡香娇很心疼:“你都70多岁了,还如此拼命工作,又没人给你发加班工资。”可他把眼睛一瞪:“党和国家培养了我50多年,我就是要用生命回报党,回报地矿事业。现在我不能去野外找矿了,但我可以为后人做一块铺路石。”

     

        就是在这种病痛缠身的情况下,从退休到去世,20年的岁月,他把自己关在小房间里,以每年编写30万字的速度,默默无闻地笔耕不辍。据不完全统计,他共用去了数百斤纸张、1000多支水笔和彩笔。

     

        “真想向天再借10年,好让我把文稿定稿、输入电脑。”在生命最后的一段日子里,杨衍忠曾说。

     

        杨衍忠去世后,江西省地矿局组织专家组,对他的遗稿《江西南部地质、物化探找矿文稿》进行了整理、研究。专家们一致认为,这部文稿内容丰富,系统完整,填补了江西南部许多地质与物化探工作的空白,对于加速推进赣南地质找矿突破、合理规划区域经济产业布局、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杨衍忠给世人留下的,不仅是这部价值不可估量的纸质文稿。

     

        斯人已逝,他的亲朋忆及往昔,恍然大悟,与杨衍忠在一起的日子里,曾汲取过多少精神的力量。

     

        杨衍忠是家里的主心骨。

     

        他的家境并不富裕,生活简单素朴,而他手中实则握有十分丰富的“资源”——无数矿脉资料。十几年来,很多矿业老板通过各种关系找到他的家人,希望合伙开公司找矿,却都被杨衍忠拒绝,以至于业内不少人感叹:杨家守着个“金矿”不挖,可惜啊!回想这些事,杨衍忠的大儿子杨忠明说:“富贵不能代表一生的荣耀,清贫也不是一生的耻辱,重要的是德行和学习的修炼。这是父亲留给我们子女的最大财富。”让女儿杨燕萍感到欣慰的是,父亲一辈子的心血,那几百万字,如他所愿献给了他深爱的党和国家,党和国家对此也非常重视,送行父亲时给父亲披上了他最看重的党旗。

     

        杨衍忠曾是单位上的骨干。

     

        与杨衍忠共事过的人,都对这个瘦弱的小个子男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他的老同事唐俊说,杨衍忠一直是其事业标杆:“有一次为了完成一条线的物探作业,我们一组三个人早晨五点钟起床,一直工作到天黑,晚上九点多钟才回到住的地方。当时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背了几十个矿样,我比他小十多岁都感觉特别累,而他不仅时时处处工作在前,而且回来后及时收集当地的地质、物探、水文、矿产等方面的资料,为打开工作局面起到了‘排头兵’的作用。”

     

        在名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鲁迅写下了这么一段文字:“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杨衍忠,这位共和国的高级知识分子,用自己的一生,为这段文字做出了一个注解。(本报记者 胡晓军 本报通讯员 许军 刘珊伊)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