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12日 星期日

    探 索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国际范儿”

    作者:本报记者 严圣禾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12日 06版)
    放眼全球的学生。资料图片

        初到深圳,记者就听说深圳多了一所新的大学,她传承着香港中文大学50多年的办学传统和教学特色,结合了国际学科的发展趋势以及珠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动态,坐落于美丽的龙岗大运新城,像一颗种子,生根发芽、破土而出。她就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以下简称“港中大(深圳)”,一所于2014年3月21日获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新型研究型大学。

     

        2014年9月,首届三百多名学生跨进了这座全新的校园。创建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一流研究型大学,为国家和地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深化粤港教育、科技、文化合作,促进珠三角地区长远综合发展,推动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为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探路,是港中大(深圳)从一开始就确定的办学宗旨。

     

        在港中大(深圳)校园里,“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的办学理念随处可见。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能够深切感受到这所新大学洋溢出的“国际范儿”。

     

    与国际接轨的管理机制

     

        一进港中大(深圳)的行政楼,就是学校的理事会会议室。在这里,没有常见的那种长条形会议桌,也不是上有主席台、下有听众席的常见布局,而是一圈圆桌,外面围着几圈座椅。从这里,一项项有关学校办学方向的重大决定相继产生。

     

        据介绍,港中大(深圳)从一开始就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理事会治理机制,采用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学校理事会由多名在不同领域具有卓越成就及丰富经验的教授和专家组成,对有关学校发展的重大事项进行审议。

     

        翻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章程》,记者发现该章程对学校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作出了明确规定。借鉴香港中文大学50多年的管理经验,港中大(深圳)还建立了行政、人事、财务、资产、教学、科研、基建等方面的规章制度,这些都成为依法治校的主要依据。

     

    “润物细无声”的英文环境

     

        港中大(深圳)从第一节课开始就是纯英文教学。除了国际生之外,学校里的大多数学生都来自内地的普通高中,尽管他们都是高考英语平均分为134分(满分150分)的“学霸”,但是纯英文教学环境在开学之初就给了他们下马威,以至于“学霸”们都对自己的英语水平产生了无比的挫败感。

     

        为了帮助学生们尽快适应英文教学环境,校方开设了英语俱乐部,校长和教授们每人各带不超过20名学生的小组专门练习英语口语。除了要跑到校长办公室里席地而坐,一起用英文交流,学生们还被要求一个人面对墙壁大声说英语。此外,校方还组织邀请国外高端专家学者来与学生交流,在办报纸、出校刊等各种活动中都注意使用中英文双语等方式来增加学生们使用英语、亲近英语的机会。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14年圣诞假期前的首次“高桌晚宴”上,港中大(深圳)的学生们已经能用娴熟的英语与老师和嘉宾们自由地交流了。

     

        话说这“高桌晚宴”,可是从英国牛津、剑桥大学传统学堂晚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包括各个环节。它更像是一套比较完整的仪式,而参加这个仪式的学生都会被要求正装出席。而且“高桌晚宴”对餐桌礼仪也有较高的要求,如何进餐、如何祝酒、如何与邻座同学打交道以及如何回应,都有一定的讲究和礼节规定。记者虽然没能赶上这么“高大上”的晚宴,但从照片里学生们脸上轻松自由的笑容中可以感觉到,对于这样的社交场合,他们已经完全驾轻就熟了。

     

    面向全世界的交流项目

     

        今年暑假,港中大(深圳)的首届三百多名学生中有一百三十多人将前往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意大利博科尼大学等国外大学进行暑期交流,最长会在国外游学六个星期。学校承认在国外所拿到的学分,实现了学分互认。为了培养立足中国且同时具备全球视野的国际化人才,港中大(深圳)还在与德国法伦达尔WHU管理学院、哥德堡大学、荷兰鹿特丹伊拉斯谟大学以及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等众多国际精英院校商谈建立合作关系,届时合作伙伴将覆盖北美、中北欧及亚太地区。

     

        很多国外的高校也慕名而来。尽管创办才刚一年,港中大(深圳)已接待了来自美国南加州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南卡罗来纳大学、罗彻斯特理工学院、爱荷华大学、罗格斯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苏萨克斯大学、华威大学,意大利博科尼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德国法伦达尔WHU管理学院,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及昆士兰大学,韩国科学技术学院,澳门大学,法国高等教育署广州中心等院校和机构代表的来访。

     

        在众多的国际交流项目中,最受欢迎的是被学生们奉为“神科”的“全球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专业。这是港中大(深圳)经管学院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合作创办的课程,三院将各自选拔10-15名学生共同组成一个国际班,三校学生在大一和大二时在各自本国校园学习,大三时则利用两个学期分别到另外两个商学院学习、生活。学生们在上述三个学院学习后,将获得结业证书,并获得相应的学分,最后一学期回到各自母校准备毕业。

     

        捧着港中大(深圳)创办的校刊《春华秋实》,看着上面同学们用中英两种文字介绍自己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记者更加体会到校方“融会中国与西方”的用心。(本报记者 严圣禾)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