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09日 星期四

    伊斯坦布尔,拥堵并快乐着

    作者:本报驻安卡拉记者 李振环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09日 07版)
    横跨伊斯坦布尔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
    拥堵的伊斯坦布尔。本报记者 李振环摄

        在新一期全球最拥堵城市排行榜上,伊斯坦布尔“荣登榜首”。这个不断膨胀的大都市,又被贴上了“最堵车”的标签。

        报告称,伊斯坦布尔车主平均要比正常行驶多花58%的时间,而在高峰期则平均要多花超过一倍的时间。伊斯坦布尔民众全年会在堵车中浪费125个小时。伊斯坦布尔地跨博斯普鲁斯海峡两岸,城市由此分为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如果一个居民家在亚洲,要到欧洲上班,虽然只有十公里路程,但早上也必须7点半出发,才能在9点前赶到单位;如果8点出发,到单位就快10点了。记者每次开车从安卡拉到伊斯坦布尔出差总要做出5个小时的提前时间预算,三个小时走完两市间3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剩下两个小时从伊斯坦布尔市郊到达目的地。

        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第一大城市,官方数据显示,该市人口1200万,有汽车200万。但了解伊斯坦布尔的人都知道,该市人口超过2200万,汽车超过350万辆。这个数据看似还不如北京,可我们的首都在拥堵排行榜上仅排名第十五位,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两个城市的交通情况做一下对比。

        首先,和北京较为相似的是,伊斯坦布尔的工作区和生活区也是比较分明的。北京有数百万人在北城工作,南城生活;伊斯坦布尔也有数百万人在欧洲工作,亚洲生活。于是问题就来了,北京南城到北城的快速路就超过8条,而伊斯坦布尔的亚洲部分到欧洲部分只有两座桥!每天早上以两个桥为堵点开始蔓延,车辆迅速排成长龙,逐渐在全城开始拥堵;每天下午又将这拥堵重演一遍。于是伊斯坦布尔人便有了充足的时间从各个角度欣赏美丽的博斯普鲁斯海峡,难怪他们对海峡饱含深情。

        其次,从车辆数量方面看,两市的车辆数量均已接近饱和。北京以奥运会为契机,开始实行限号出行政策,又在四年前实施摇号购车政策。而伊斯坦布尔基本没有这方面的控制。于是,伊斯坦布尔汽车数量仍在以每天500辆的速度在增加。伊斯坦布尔顺理成章地由去年全球第二拥堵城市跻身今年的第一。

        再看城市规划。北京是一圈一圈向外建的,而伊斯坦布尔由于受海峡限制,原中心在海峡南侧的欧洲部分只能向北扩建,最终将填满海峡两岸的陆地。这样的城市规划容易使市民出行距离变长,自然会造成更拥堵的情况。

        相比伊斯坦布尔,北京的拥堵就是小巫见大巫了。但值得称赞的是,伊斯坦布尔市民在极端拥堵的情况下保持着快乐的心态。他们已经把拥堵当作了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哪天没有遇到堵车,他们会非常得意地认为是真主阿拉赐予了他们好运气。伊斯坦布尔市民们幸福感很高,他们认为堵车也是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一位住在伊斯坦布尔的朋友得意地对记者说:“伊斯坦布尔有你想要的所有东西,古代文明、自然美景、现代都市、高山大海、美女如云,当然,也包括堵车。”

        土耳其政府为缓解堵车问题也做出了很多努力,目前伊斯坦布尔正在大规模兴建地铁网。然而,伊斯坦布尔市民们的想法显然和北京市民不同,他们宁可开车被堵,也不愿乘坐满是座位的地铁。于是土耳其政府决定修建第三座海峡大桥及配套的五十公里高速公路。这一决定居然也受到众多市民的反对,原因是第三座大桥的修建有可能会破坏海峡的自然风光。看来,爱伊斯坦布尔,就要爱她的全部,市民们宁愿更多地“享受”拥堵,也不愿心爱的城市受到些许的破坏。   

        (本报安卡拉4月8日电 本报驻安卡拉记者 李振环)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