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将至,父亲早早就安排好了清明当天的行程:早上去扫爷爷及曾祖父的墓,上午开车回一百公里外的老家,给高祖父及以上祖宗扫墓,然后到香火堂(相当于分祠)把笔者刚出生的宝宝的名字写在家谱上,接着去总祠给爷爷上牌位,再回香火堂吃午饭,与宗亲们叙叙旧。一天下来,满满当当,既有对新生儿的祝福和期待,也有对先人的礼敬和追述。父亲电话里说,这一次的清明祭祖,意义格外重大。
或许世界上只有我们中国人才认为谱序这么重要,不仅生后要养,去世要葬,还要弄清楚自己是哪一世哪一辈,出生要上家谱、族谱,死后要争取在祠堂里立牌位、传香火。也许对于普通人来说,只有这些仪式和程序,才能让人感觉到当下之于过去和未来的神圣意义,从而珍惜现在,善待短暂的人生。曾子所说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清明节是慎终追远最集中的日子。除了祭拜自己的祖先,很多人还会去纪念那些为了国家民族牺牲的英灵,去瞻仰抗日战争纪念馆、抗震救灾纪念碑,各种烈士陵墓和英雄纪念碑,他们为了后人的幸福生活献出了生命,理应得到大众的追思和敬意。
慎终追远是人之天性。然而具体该如何进行,个中却也大有学问。春秋时期有个鲁国人叫林放,向孔子请教礼仪的根本是什么。孔子很赞许林放的提问,给出了“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的回答。即祭祀等礼仪,与其奢侈烦冗,不如纯朴而行,而丧礼则与其礼仪完备,不如拥有悲痛而真挚的情感。
孔子的回答,至今仍有指导意义。就以清明扫墓为例,大多数人都能克敬克诚、身体力行完成这一简朴而又有意义的大事,但也不排除有些人大搞排场,而自己却沉迷在炫耀的喜悦之中,完全忘了“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的古训。更有甚者,还有人开发出“代客扫墓”的业务,代磕一个头、代哭一分钟明码标价,真是令人哭笑不得。这就完全脱离了孔子“俭”和“戚”的告诫,也就违背了礼的根本,失去了慎终追远的意义。
如此看来,“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也并非绝对的定律。“民德归厚”倒像是一个事后的试纸,检验着慎终追远的准度和纯度。只有真正理解到自身所处历史谱序中的位置,真正用“俭”和“戚”的态度来慎终追远,才能领悟清明节这一中国特有节日的意义,从而虔诚地追思祖先、缅怀英灵、祝福后代,来达成全民族道德的升华,真正实现中华民族“民德归厚”的永恒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