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01日 星期三

    从“心照不宣”到“心心相印”

    ——两岸故宫合作不断深化

    作者:单霁翔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01日 10版)

        数千年来,中华文明为华夏子孙的发展壮大提供着精神食粮,也在交流互动中为其他文明提供了无可取代的智慧和营养。两岸故宫虽分居南北、各具魅力,但同根同源、血脉相承,共同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灵魂所在,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人类文化艺术宝库之一,也成为世界看中国的最重要窗口之一。

     

        2009年,两岸故宫博物院院长实现60年来的首次互访,同年两岸故宫达成了交流合作的“八点共识”。两岸故宫一直坦诚互信、携手同行,交流与合作的范围不断扩大,涉及资源共享、合办展览、学术研讨、图书出版、人才交流等多个层面,共同承担着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历史重任。今后,进一步实现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还有赖于双方进一步弥补遗憾、填补空白。

     

    利用数字技术突破时空藩篱

     

        两岸故宫文物联展一直是故宫人的梦想,也是两岸民众的期盼,对于中华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也意义非凡。鉴于历史原因,物质的文物暂时还无法在内地合璧,但虚拟的数字展览却可以打破限制,实现两岸故宫文物的重聚,并且可以创造传统展览所不具有的多媒体融合的生动诠释和超然意境。

     

        两岸故宫皆重视科技与人文的结合,各自在数字展览上都有探索和成功实践。两岸故宫共同筹划建设“两岸故宫数字博物馆”,将建立发展两岸故宫交流的重要平台和基地。未来这种合作还大有可能拓展到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和地区,让数字博物馆承载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海外落地生根。

     

    革新文化传播理念和方式

     

        就当下社会环境来看,即使是两岸故宫这样全球知名的博物馆,如果文化传播不讲究策略和方法,也不一定会取得良好效果。中华文化的世界性传播,需要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创新性行动。

     

        两岸故宫都在不断尝试用各种途径向世界呈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例如台北故宫邀请知名导演创作影像作品来替代简介式的宣传片,创作《国宝总动员》三维动画;北京故宫将与传统媒体的经常性沟通和对新媒体的运用相结合等,都旨在以现代传播方式拉近民众与中国古老文物的距离,加强人们对中国历史文物的兴趣。倘若双方加深合作,以有效的现代传播方式合力向世界传播中华文明,展现其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具有当代价值的永恒魅力,那么中华文明将实现古为今用、全球共享。

     

    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活起来

     

        文创产品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国际社会和广大民众鼓励博物馆挖掘藏品内涵,与文化创意、文化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开发衍生产品,增强博物馆发展能力。

     

        台北故宫的文创产品颇受欢迎,且创意不断,成功推出了多款明星产品。北京故宫近年来坚持以社会公众需求为导向、以时代前沿科技为依托、以学术研究成果为支撑的三项原则,不断研发文化产品,至今已拥有6700多个品种,故宫App日渐形成系列,图书产品也不断斩获各类奖项。两岸故宫在文化创意领域的合作大有空间,倘若能协同创新、合作研发,珍贵文物藏品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定能进一步挖掘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定能在世界舞台绽放异彩,两岸故宫定能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2013年两岸故宫新任院长在北京和台北实现互访,媒体问我和冯明珠院长再次见面时的感受,我说“感觉我们少了一些亲切寒暄,多了一些心照不宣。”此后两年,两岸故宫的文化交流愈发频繁与紧密。今天,媒体再次问我的感受,我说“感觉我们已从‘心照不宣’走向‘心心相印’”。从“亲切寒暄”到“心照不宣”,再到“心心相印”,这就是两岸故宫人心路历程和情感交集的真实写照。的确,世界上没有哪座博物馆有着这么多的“悲欢离合”,没有哪座博物馆有着如此挥之不去的“乡愁”。

     

        两岸故宫同根同源,之间有着天然的割不断的血脉联系,现在两岸故宫被海峡分隔,只有交流才能使我们重新成为一体,保持完整的故宫文化,这是两岸故宫人的共同使命。同时,希望在两岸故宫的共同推动下,中华文明能同世界各国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为人类文明进步与世界和平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者为故宫博物院院长,此文为3月29日在博鳌论坛上的发言)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