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01日 星期三

    关注

    贵州:非遗生产性保护之绊

    作者:陆勇昌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01日 10版)
    蜡染点蜡 贵州非遗中心供图
    苗族银饰 贵州非遗中心供图
    安顺木雕面具 贵州非遗中心供图
    黄平泥哨 秦刚摄

        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的不断充实和完善,部分具有文化产品属性的非遗可采取“生产性保护”,已成为共识。

        早在2011年10月,在文化部公布的第一批4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中,贵州省丹寨县的石桥古法造纸就名列其中。同期,贵州省在全省开展了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并先后于2011年12月和2013年5月,公布了都匀毛尖茶等28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此后的2014年5月,贵州的台江芳佤银饰刺绣有限公司、贵州丹寨宁航蜡染有限公司成为第二批国家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此外,各市(州)还先后命名了85家生产性保护基地,贵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新发展机遇期。

        但我们也看到,贵州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羁绊前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生产性保护基地的示范性问题。成为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条件之一就是必须具有示范性,就是说应具有一定的规模、影响力、经济和社会效益。但目前贵州具有生产性保护性质的传统技艺类、传统美术类、传统医药类的项目多,点多、面广、小而散,不成规模,社会和经济效益不明显。

        二是生产环节中工艺流程的整体性和核心技艺的真实性问题。保护优先、开发服从保护,是生产性保护中必须坚持的最主要原则。在申报国家级和省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过程中,许多申报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本行业中确实取得了不凡的成绩,但在盲目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时候,背离了遗产的真实性,更有甚者竟完全采用现代工业生产的工艺。比如,生产过程中过多地增加机器生产的比重,在贵州蜡染的图案设计时画蛇添足地加入西北的风土人情。再如,贞丰县小屯一带是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皮纸造纸技艺的贵州省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县政府专门修建了一座污水处理厂进行配套服务。但随着近年来市场需求的扩大,当地参与造纸的农户增多,很多农户为提高产量,竟然抛弃了传统的造纸技艺,用工业化学原料氢氧化钠浸泡造纸的原料,导致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污染性极强的工业废水,并且污水不通过管网收集进入污水处理厂,而是直接排入地下暗河,严重污染位于附近的三岔河水质,破坏了三岔河的生态环境,并严重影响下游几万人的生活和生产用水安全,以至于2013年4月被有关部门整顿。

        三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入支持上存在着实质上的缺位。一方面是各级文化部门虽有指导性意见,并组织评选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但在资金、税收或信贷等方面并未有相应的支持和倾斜;另一方面是传承人、私人企业或农村合作社单打独斗地开展生产、销售,民族个性、文化创意、市场营销等,都处于初创阶段。

        四是非遗传承人对生产性保护项目的传承发展、产品品牌、商品包装、知识产权保护、宣传传播方面的认识都有待提高。同时,部分生产性保护基地(企业或公司),只重视经营状况,并未真正在培养后继传承人这一关键环节上做出相应努力,生产性保护的活态传承目的没有实现。

        五是生产性保护企业(公司或合作社)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传统工艺个性化产品和机器规模化生产的产品,不能用发展的眼光和民族责任意识去开发、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甚至出现假冒伪劣产品,严重地侵害了广大传承人的利益。值得欣慰的是,黔东南州近期出台了《地理标志产品黔东南苗族银饰》《地理标志产品黔东南苗族刺绣》,分别对苗族银饰和刺绣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保护范围、品种分类、命名原则、生产要求、产品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进行了规定。

        六是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其鲜明的完整性、丰富性和民族性,很大意义上是得益于大山阻碍,交通闭塞,信息交流不畅。但在建设美丽乡村家园的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贵州非遗的生态受到极大冲击。二者如何同步发展、双向共赢?

        在探索中,不乏成功的例子。如贵阳市乌当区香纸沟所造的“香纸”主要是人们祭祀时用于焚烧的纸品(冥纸),香纸沟手工土纸制作技艺,与《天工开物》中所记载的蔡伦造纸术工艺基本相同,被誉为我国造纸术的“活化石”。20世纪80年代初,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各家各户又掀起了古法造纸的热潮,造纸作坊从原来的10家增加到现今的40余家。2006年,香纸沟古法造纸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各部门加大了对古法造纸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力度,予以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扶持,大打香纸沟古法造纸非遗品牌。2009年,乌当区打造“泉城五韵”,以香纸沟白水河为核心的香纸沟旅游线路渐渐清晰起来,土法造纸文化遗产也成为“五韵”中历史文化底蕴最为深厚的文化观光旅游项目,带动了旅游发展,更为自身的传承发展找到了新路。2011年,当地有关部门还投入125万元用于水泥道路、香纸房、碾坊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对村民开展土法造纸技艺传承等培训,香纸沟的古法造纸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如今在香纸沟白水河一带,传承文化遗产已成为全村老小的共识,刚过去的2014年,白水河组40余户人家造纸作坊生产香纸50多万斤,产品供不应求,获利近300万元。留住了传统文化,富裕了乡亲,以香纸沟白水河为核心的旅游圈也正在形成。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路子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总结。逐渐厘清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可持续发展与规模发展之间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传承原则,坚持保护传统工艺流程的整体性和核心技艺的真实性原则,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服从保护原则,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活态传承的路子会越走越宽。  

        (作者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研究员)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