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绝大多数“中国制造”一样,1985年蹒跚起步时,中兴通讯还只是一家从电风扇、电子琴到冷暖机、电话机“无所不产”的普通加工企业。然而30年过去,它已经是当之无愧的“一家全球化高科技公司,也是真正实现全球化的民族品牌”。
三十而立,风华正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史立荣用“幸存者”形容这家企业的不平凡经历。他说,从技术上的跟随到并进再到领先,源于我们确实将战略重心锁定在了创新上。而现在,中兴通讯正在构建销售全球化、人才全球化和制造全球化的“全球+”全球化市场布局。
科技创新凝结品牌“底气”
从最初的加工厂起家,直到一次痛下决心、力排众议打开了自主研发之门后,中兴通讯才脱胎换骨般赢得了新生,直到今天成长为全球通信产业界的翘楚。
“在与全球市场的接触中,我明白了一件事:电信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基石和引擎。这让我坚信,中国一定需要自己的通信设备制造商。掌握核心技术和专利对于中国电信产业的发展和信息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回顾这段历史,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这样说。
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今年3月下旬发布的最新数据看,中兴通讯凭借2179件专利位居2014年国际专利申请全球第三位,把传统的申请大户日本企业远远抛在身后;在智能终端方面,中兴专利超过8000件,在4G LTE的基本专利方面,中兴专利数量占到了全球的13%。
“中国企业要在全球市场立足,表面看是靠产品、品牌,深层次看还是得有背后的底气,也就是科技创新凝结成的专利。随着中兴通讯M-ICT新战略的启动,以及国际业务比重越来越大,未来将更加注重新兴技术领域以及欧美国家、新兴市场的核心专利布局。”史立荣说。
熟练运用规则捍卫品牌“底气”
刚刚发布的年报显示,2014年,中兴通讯整体营业收入较2013年增长8.3%,达814.7亿元人民币,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4%。
这就是品牌的价值。
这个价值,不仅需要创造,同样需要积极捍卫。而是否敢于运用国际市场规则、能否成功运用各种法律武器,在这一过程中至关重要。
2011年以来,中兴通讯在欧美主要市场上不断受到恶意专利诉讼侵扰。“对于任何专利霸权与挑衅行为,我们决不妥协。如果和平谈判的努力没有得到相应尊重,我们将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予以坚决反击。”这家中国企业向全球市场发出了明确信号。
精心准备、积极应诉抗辩,与其他共同被告进行深度联合以及主动反击,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中兴通讯在美国连续三次胜诉,为自己争取了主动,也为其他中国企业树立了典范。
讲好“中国故事”为品牌赢得“底气”
“这是一台会说话的手机。”史立荣掏出自己使用的“星星2号”手机,向现场人士展示这台手机独有的语音查询天气、语音输入短信、语音查询股票等功能。
一台会说话的手机,和一个会说“故事”的中国企业——要想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生存,保持品牌的价值,是一项最新也最富创新性的挑战。
说好“故事”,更意味着要在全球格局中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刚刚过去的一周里,中兴通讯和一支美国篮球队在当地联合开展了“回馈社区,造福患癌儿童”的慈善活动,为此,这家企业还专门发起了为期长达一周的线上互动活动,旨在让患儿更多受益。
“我们正在发起以‘万物互联’为宗旨的战略转型,我们要变得更酷、更绿也更开放。”史立荣说,如同博鳌亚洲论坛年会聚焦“中国故事”,对中兴和中国科技企业来说,总结经验,把握新趋势,寻求新空间,再度扬帆竞逐之时,正是“全球+”故事的开始。
(据新华社深圳3月29日电 记者王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