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23日 星期一

    文艺观潮

    乡愁中的家国情怀

    作者:陈晋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23日 14版)
    图片为纪录片《记住乡愁》剧照。 资料图片

        近日,央视播出百集纪录片《记住乡愁》,该片选取100多个传统村落实地走访拍摄,主人公的真情述说感动了观众,引发了专家学者的热烈讨论,本报摘登两篇专家对该纪录片的评论,以飨读者。

     

        《记住乡愁》这部大型电视纪录片,讲的是乡愁情感,传达的是道德风尚;讲的是不同古老村落里的民风民俗,却从不同侧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家国情怀;讲的是生生不息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存,同时也揭示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传承和发展的问题。由此看出,这部电视纪录片在如何挖掘、呈现和演化我们今天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上,对观众和社会是有启发的。对此,笔者谈三点想法。

     

        一是挖掘通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生文化资源。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培育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资源,这方面的文化资源,是我们民族和国家内生的东西。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不可能离开其内生的文化传统建立起来,它只能是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内生性演化的结果。《记住乡愁》的内容定位,就是挖掘和梳理对今天有用的村落文化,诸如讲仁爱、倡忠孝、重和睦、守诚信、崇道义、尚勤俭、爱自然等,这些经历大浪淘沙传承下来的做人做事的道德规范,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因和内生动力。古人有一句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村落文化中好的家风祖训,好的乡规民俗,正是人生“三岁”“七岁”时容易接受和养成的价值观土壤,也可以说是人生价值观的第一粒扣子。我们要在全社会培育新型的核心价值观,既要有自上而下的倡导,还需要立足于内生的文化土壤,进行自下而上的挖掘和梳理。双向互动,才能形成一种内生演化的力量。

     

        二是讲好中国价值观的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是宣传文化领域面临的重要任务。其中,讲好中国价值观的故事,是不太容易的。这方面,《记住乡愁》提供了具体的抓手。这部电视片以人们普遍拥有的乡愁为情感基础,以人们看得见的村落风貌为载体,以人们听得进的一个又一个细节讲述为手段,来展现容易引发向上向善的道德共鸣的文化价值观故事。比如,福建培田村敬畏祖训家规的做法,人们很容易想到的是戒慎恐惧,不要犯错的处事原则;讲孝道传家的安徽屏山村,没有一位独居老人。一位在外做官的人,把妻子留在家里照顾母亲;讲述了大诚大信的重庆濯水村,民国年间王氏印制找补劵的故事。这些呈现,大体做到了乡愁有载体,文化有细节,进而把价值观呈现为故事。

     

        三是反映文化价值观的传承与发展的关系。所谓内生演化,不是固步自封,不是止步于传承,还要根据时代的变迁,让传统文化价值观实现演进和变化,努力实现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这个“两创”的要求,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是我们对待传统的科学态度。《记住乡愁》在这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每一集都讲述现实故事,比如,甘肃哈南村忠勇传家的传统,是怎样反映在那些在外服役的官兵们身上的;浙江诸葛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祖训,催生了当地的药材生意。另外,还有许多集讲的在外打工的游子们回到乡里的感受等。这些着眼于现实的鲜活故事,说明了传统价值观是怎样活在当下的。如果能进一步挖掘传统价值观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注入新内容,影片内容将更丰富。为此,提两个建议:能否选几个对传统文化价值观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的典型案例做几集阐述。另外,在一百集播出后,从中剪出两三部90分钟左右的电影,按专题来梳理结构,配上外文,是比较好的外宣片。

     

        (作者为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