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22日 星期日

    乡图乡味

    河南烧白菜

    作者:崔炳文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22日 11版)
    白菜图(中国画) 齐白石

        我们老三届同学离开学校,天各一方,很少相见,近日有幸小聚。

        一进聚会餐馆,引人注目的是墙上挂着一幅齐白石的《白菜图》。白菜被誉为平凡、朴素、寡欲的象征,又告诫人们做人要清清白白,做事要干干净净。齐白石对白菜更是情有独钟,不仅以白菜为题材创作出数百幅作品,更称白菜为菜中之王。在齐白石的《白菜图》下,吃一盘河南“烧白菜”自然别有一番风味儿。

        白菜是先民最早种植的蔬菜之一,《诗经·邶风》中有“采葑采菲”,葑指蔓菁,包括白菜,邶风是指先秦时代邶国(今鹤壁市东北一带)的民风。家乡出产的白菜口感绵软,丝细味正。尤其是小河镇出产的白菜,炒、炖不用勾芡,自然成乳汤,是白菜品种中的上品,被誉为贡品。

        白菜是当地百姓的当家菜,到了收获季节,一日三餐离不了。招待客人,过年供飨祖宗、神灵的祭祀供品,也离不开白菜。当地有个不成文的风俗,不论在外做官的,经商的,回来都要吃顿白菜,据说这习俗是从宋朝“诚信状元”王拱辰身上兴起的。

        说起清官王拱辰,没有翻过宋史的人会感到陌生,提起大名鼎鼎的北宋女词人李清照,十有八九都知道,李清照的母亲是王拱辰的孙女。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王拱辰在京城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仁宗皇帝把头名状元赐给王拱辰,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宣布。王拱辰不但没有谢恩,反而说:“陛下,小生不配当第一名的状元,请您把状元赐给别人吧,因为这次考试的题目不久前我刚好做过。”仁宗皇帝听后非常受感动地说:“你敢于说真话,能够诚信做人,这才是一个堂堂状元应该具有的品质,你的诚实比你的才华更可贵。”王拱辰被赐为翰林学士,回乡祭祖。知县得知王拱辰回来,忙张罗宴席为他接风洗尘。王拱辰一见满桌山珍海味,当下脸露愠色说:“老百姓都吃这些吗?我要吃家乡的白菜。”知县讨了没趣,只好交代厨师改为烧白菜。王拱辰拒奢宴而吃百姓菜的故事之所以被后人称颂,因为他与当时流行的官场应酬吃喝风气背道而驰,后人又称“烧白菜”为“反腐菜”。

        说话之间,一盘如冰似玉的烧白菜端上桌,服务员报了菜名,又加了一句:“这是小河出产的富含硒白菜。”

        一位爱看中医学书籍的同学说,从中医学角度看,白菜养胃生津、除烦恼、解饥渴、利尿通便、清热解毒。白菜含有丰富的钙、铁、无机盐和维生素C、蛋白质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对护肤、养颜也十分有益。

        同学们离开学校几十年,不论在外做多大官,发多大的财,受到多大的委屈和磨难,相聚一起,吃口白菜,一切都过去了。聚会上大家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那时、那刻、那美好的往事,诉不完的话语,千言万语归为一个感受,值得留恋的是家乡这块热土,最温馨的回忆是学生时代。(作者为作家,著有《豫菜源流》等)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