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高等教育全球化和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我国原有的经济文化教育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给旧有的教育理念带来严峻挑战,也使诸多现实问题得以显现。现阶段,我国部分大学生人文素养堪忧,难以跟上时代发展。这主要表现为:知识层面的缺失,如知识结构不合理,过分注重专业教育的实用性,忽视人文课程的学习,缺乏人文知识或对人文文化一知半解;能力层面的缺失,如口头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较差,综合素质不能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修养层面的缺失,如思想道德素质不高,缺乏健全人格,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不能协调好自己的知、情、意、行,精神世界越来越趋向单一;等等。如何帮助当代大学生提升人文素养,成为当前高等教育不得不思考和解决的时代课题。
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
高等教育自身的不足。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此,大学生既要掌握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又应该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人类社会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也造成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一定程度上的割裂。表现在高等教育领域,即自然科学得到足够重视,对人文科学重视不够。在一定程度上,人文教育被科技教育所取代,整体的人格教育被单一的专业教育所取代。与此同时,经济的高速发展冲淡了大学的学术氛围,专业的举办和课程的设置多是以社会需要和促进就业为目标导向,学校对人文课程本身的授课目标缺乏准确定位,加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偏差,导致很难实现人文素养教育的本真目标,学生人文精神匮乏。
社会环境的急功近利。每个时期的文化,都会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受社会经济转型的影响,实用性和功利性成为人们竞相追逐的目标。改革开放在推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使得西方文化进入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态势,各种文化互相交织,让一些年轻人对文化的选择无所适从。社会自身的物质化倾向,导致人们将物质的追求放在了第一位,社会文化领域出现病态。随着电脑、网络、手机等现代媒体的不断发展和微信、微博等的流行,青年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发生重大变化,使当代青年大学生很少花时间去系统学习人文知识。社会的急功近利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学习观”产生了负面影响,大学生重点选择实用性强、好就业的热门学科和专业,并将学习兴趣和精力集中主要投放在这些学科专业上,很少对基础人文学科尤其是文学、历史、美学和哲学感兴趣。高考“一考定终身”的社会现实让家长变得急功近利,他们注重的主要是孩子的学业和考试成绩,希望孩子只接触、阅读和学习与考试相关的知识,限制他们参加与学习考试无关的活动,不重视对孩子进行素养教育。
提升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路径
构建多位一体的人文素养教育体系。更新人文素养教育理念。重建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前提是高校自身要对此高度重视,在人文素养教育这一工作上统一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只有把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提高到专业教育的高度,推进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才有收到实效的可能。优化人文素养教育的课程。要在专业教育体系中注重人文学科课程的设置,加强文理渗透,与专业联系的人文课程必须占适当的比例,并在机制上予以保障,实现人财物的科学投入;要转变课程开设方式,使课堂从“工具性作用”向“导向性功能”过渡,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尽可能地体验式参与;要提升教师队伍自身的人文素养。“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示范作用和榜样力量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通过举办一系列文化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身处其中,促使文化知识不断内化为大学生自身的人文精神。建设格调高雅的大学环境文化。高校应在强化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强化校园文化的“软实力”建设,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影响,进而提升人文素养。
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塑造自我”。任何教育都是双向性的,不管人们如何认定教育的主体,都必须承认受教育者自身的重要作用。人文素养教育也是一个“外因”通过“内因”发挥作用的过程。大学生自身能动性的调动,始终是其人文素养提升的关键所在。如果大学生自身具有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人才的目标,拥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基本的学习能力,那么,外部环境和为其搭建的教育平台、素养教育提升体系才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否则,任何外在的东西都是不能发挥作用的摆设。因而,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塑造自我是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一环。
净化家庭和社会文化环境。人文素养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很广,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积极配合、共同推进。就家庭教育而言,家长应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人文素养观,并身体力行,发挥表率作用,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把孩子从应试学习中解脱出来,广泛接触文化经典,参与各类有利于健康成长的活动,营造有利于提升孩子人文素养的家庭环境。就社会文化氛围而言,要正确处理社会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养之间的关系,摒弃社会文化中的不利因素。在国家层面,要大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文化体系,用先进文化武装大学生,实现社会与学校整体联动,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域文化应用研究》[项目号:13YJC71004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