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22日 星期日

    今昔艺念

    写在楚图南照片前的话

    作者:柳琴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22日 11版)
    楚图南肖像(摄影) 柳 琴
    王荆公诗句(书法) 楚图南(选自柳琴主编《纪念楚图南诞辰115周年》画册)

        作为楚图南先生的晚辈,面对1993年我在楚图南旧居为他老人家拍摄的晚年照片,感慨万千。楚老是首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之一,其笔迹镌之名山、传于四海,令无数观者赏慕流连。

        当了解了楚图南前辈将近一个世纪不寻常的人生阅历,看到楚图南前辈的书法端庄宽博,朴实无华,我们想到中国书法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书如其人!当我们看到楚老用笔墨写出“立身无愧于天地 志趋不忘为人民”“治学励风骨 创业为人民”的书法,也就了解了楚老的书法艺术与人生。

        五十岁以前的经历,楚老自己总结为:读万卷书,走万里路,交好朋友,做大事情。

        楚老自十四岁跟随马帮走出云南文山县到昆明求学,1919年考上北京高师官费生, 接受李大钊、蔡和森的引导,成为早期接受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知识分子之一,并自觉地走上了革命道路。

        1922年,楚老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成为共产党员,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他先在故乡云南任教,后由李大钊安排到东北各地以教师身份为掩护,从事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及革命活动。

        1930年,东北发生学潮,楚老作为“满洲共党要案犯”被捕入狱并被判以重刑。在狱中他团结难友学生,继续向学生传授英文、历史及哲学知识,在废弃的香烟纸订成的小本上,以笔名“高寒”完成了尼采著作《看哪这人》《查拉斯图拉如是说》的翻译,他这样写道:“我是扪着铁的严肃,在死的战栗,也在死的大宁静中译下了这东西。”如今凡是学习哲学的人们都要读这两本翻译名著,却很少有人知道这是楚图南前辈在面对死神之时创作完成的。

        1935年,楚老由于多方营救和遇赦而出狱,出狱后,先后在河南和上海继续以教师身份工作。全面抗战爆发后,他回到故乡昆明任教于云南大学,继续在文化教育界开展抗日救亡和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活动。

        抗战胜利后,楚老又站在反对内战、反对独裁的最前线。1946年,民盟领导人之一李公朴在昆明街头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作为民盟云南支部主要负责人的楚图南与闻一多一起,为这位同胞和战友公开主持追悼会及记者招待会,楚老发出“刑天舞干戚”的吼声。他用笔墨写下“血沃中华”,义正词严地抨击反动派的罪行。

        在李公朴追悼会后,闻一多又惨遭暗杀,楚老临险境而脱难,随后在1948年进入河北平山解放区。1949年初,进入北平并参加了首届政协,投身于新中国的建国筹备工作之中。 

        新中国成立后,楚图南担任首任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会长。他访问东西两半球,足迹遍及五大洲,他以书法向全世界传达了新中国寻求友谊、知识、理解的声音。楚老晚年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继续为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竭忠尽智。

        转眼间,楚图南前辈离开我们已经20年了,作为前辈和师长,楚老为人处事的无私精神早已是我内心的楷模,他用书法“慈悲利物 智慧觉人”激励着我勇敢地渡过人生一个又一个难关。2014年是楚图南前辈诞辰115周年,作为后学和晚辈,我怀着崇敬的心情重新回味起他的音容,仿佛一切就在昨天。

        楚图南的一生是为国家奉献的一生。年轻时为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辛勤工作、四处奔走、颠沛流离、历经劫难。新中国成立后,他全身心地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努力工作,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外民间友好往来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在工作之余笔耕不辍,在书法艺术的修为上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风貌。曾为汤阴宋岳忠武王庙题写匾额“浩然正气”及抱柱楹联“千古奇冤热血挥洒遍寰宇 百世流芳精忠彪炳启后贤”,以及在中国诸多名山大川的题词,都体现其文思中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理解和书法的庙堂之气。

        楚老的书法肇始于汉碑,脱胎于颜体,受益于爨碑,字体稳健大方,法度严谨,字如其人,反映了他的个性特点。他平时创作的书法作品上最喜钤的两方印章,铭文为:“但愿人间皆乐土”“但开风气不为师”,楚老把这两方印凝聚成“两但斋”的斋号,表达了追求人生理想及实现大同社会的美好愿望。晚年为天坛题写的“神坛气韵传千古 天人协和理万邦”,反映了楚老希望延续民族传统,崇尚和谐的愿望(该题词被收入《天坛广志》封面并发行成五联邮票)。

        楚老一生祥和平静、性格坚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做人、做事的道理。非常值得欣慰的是,许多热爱楚老书法诗词的人士喜爱临摹“楚体”,我想楚老在天之灵看到这一幕,他会发出会心的微笑。

        凝望我亲手为楚老拍摄的照片中和蔼的面容,深邃坚毅的目光,仿佛他还活在人间,还在屏气凝神地挥毫丹青,书写着“但愿人间皆乐土 满头何惜尽秋霜”的诗篇。这张照片成为楚老喜欢的代表性肖像,在1995年被制成纪念邮票广泛发行,也使楚老的音容笑貌永存世间。 

        最后,谨引用楚老在世居住的院落内的抱柱楹联:“品节祥明德性坚定 世理通达心气和平”来表达我们对楚图南前辈的怀念!

        (作者为光明日报原主任记者、《中华书画家》杂志编委)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