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16日 星期一

    加大力度保护好黑土地

    ——访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颖代表

    作者:本报记者 朱伟华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16日 06版)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讲到了保障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的问题。这对于实现黑龙江农业发展特别是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非常重要。”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颖代表在驻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最大的产粮基地,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2014年粮食总产已占全国的十分之一,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当前,我国农业普遍面临资源短缺、开发过度、污染加重的问题。特别是黑龙江的耕地正在‘贫血’,未来它还能给予我们多少?如果不加大黑土地的保护力度,我们失去的不仅是不可复制和再生的宝贵资源,更可怕的是不能生产安全的粮食。”王颖代表对此表示深深的忧虑。

        王颖代表列举了三方面的数据向记者说明了当前所面临的严峻现实:一是土壤有机质下降。长期以来,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农民种地不养地、广种薄收的耕作习惯。小型拖拉机和牛马犁耕作使农田耕层变浅,犁底层上移,土壤的物理性状恶化。黑土开垦初期,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1.8%,目前平均为2.5%~3.5%。二是土壤流失风蚀严重。全省黑土年流失量2~3亿立方米。目前哈尔滨市黑土层正以每年剥蚀0.3~1.0厘米的速度流失,黑土层厚度已由开垦初期的平均80~100厘米,下降到20~30厘米,如不及时治理,按照目前的侵蚀速度推算,40~50年后大部分黑土层将流失殆尽。三是项目占地没有把黑土层剥离存放。现在一些工程项目开工时,没有把黑土层剥离存放,基本都是当弃土白白丢掉。如果黑土层保护不好,有机产品、品牌商标最终也会成为无本之源。

        为此,王颖代表呼吁:将黑土地列为重要资源,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加以保护,抓紧制定和完善黑土地保护性开发利用的法规和政策;建立培肥地力的补偿机制,在一定范围推广保护性土壤耕作;建立对粮食主产区的补偿奖励机制;支持地方政府成立土壤保护专职管理部门,将耕地保护列为各级领导政绩考核内容。

        (本报记者 朱伟华)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