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捷委员 求是杂志社社长
刘志彪委员 南京大学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范海涛代表 河南省辉县市孟庄镇南李庄村党支部书记
从走上改革开放之路到今天开启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一直是党和国家的不变承诺。2月27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什么是“获得感”,如何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让我们和代表委员共同探讨。
“给”与“得”的辩证法
记者:怎样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获得感”?强调“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体现了什么样的理念与追求?
刘志彪:“获得感”有别于“幸福感”,它强调一种实实在在的“得到”。这个提法更加务实,更加平易,这与习近平总书记平实、朴实、厚实的语言风格有密切关系。如果不讲“获得”而一味强调幸福,就容易流于空泛。另一方面,“获得感”的提出,使人民得到的利好有了进行指标衡量的可能,而幸福是不可衡量的。所以,在当下的中国,“获得感”更加贴近民生、体贴民意。这种“获得感”,一般来说能够转化为幸福感。
李捷:过去我们往往认为,改善民生是单向度地“还利于民”,是做好事、尽义务,但现在应该转变观念:让百姓更多地获得,实际上也是一种激发市场活力、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的机会。比如医疗,大家都希望得到更高水准的诊疗,这就呼吁政府在医改的同时建设更多好医院,建立完善的医疗网络,提供更人性化的医疗服务,等等。这是很大的消费增长点。再比如,我们加大投入提高教育水平,让百姓得到更好的教育,国家就可以获得丰厚的人力资本,使创新驱动成为可能。可见,“获得感”包含着“给”与“得”的辩证法。对各级政府来说,风物长宜放眼量,要改变那种单纯“给予”,或者投入了就一定要马上见到回报的急功近利的心态。
范海涛:人民群众有没有“获得感”是检验改革成败的标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吹响了改革的号角,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和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征程中,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既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服务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的执政理念和追求。
“获得感”来自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
记者:您认为“获得感”至少应包含哪些方面?
范海涛:“获得感”不仅是物质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既有看得见的,也有看不见的。比如,人民群众有房住,收入增加,能接受优质教育,能看得起病,养老有保障等,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在精神层面,要让每个人有梦想、有追求。
李捷:“获得感”首先是要感受到改革带来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百姓需求提高了,除了一般的物质要求外,还需要医疗、教育、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满足。作为政府、企业、社会,就要有一种责任感,要让老百姓通过改革获得物质收益,并享受到更好更全更人性化的民生服务。
“获得感”还有一个方面,就是人活得更有尊严、更体面,能够享受公平公正的同等权利,从而赢得出彩人生。现代化中最重要的,是人的现代化。这是一个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
刘志彪:可以把“获得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联系起来看。全面小康的实现,无疑是“获得感”的极大满足。人均收入水平、人均受教育年限、人均预期寿命这三个指标可以衡量一个国家中等收入水平人群的比重,衡量其实现基本现代化的程度。所以,我们提高群众的“获得感”,也应至少包含上述三个层面。
改革加法治,增强“获得感”
记者:在我国面临经济下行压力的今天,怎样才能让百姓有更多“获得感”?
刘志彪:提高“获得感”,首先要靠改革,要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帮老百姓提高收入。提高劳动生产率有以下主要途径:一是进行技术创新,提高技术设备水平;二是不断改革,增加经济动力;三是加强管理,提高劳动者积极性;四是增加财产性收入,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五是加强政府职能转变,从抓市场、抓竞争性领域转变到抓公共服务,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依法治国也很重要。只有在一个法治化国家,个人权益受法律保护,人们才会对未来有预期和信心。如果不按照法律办事情,经济主体就不愿投资、不敢创新,劳动生产率便无法提高,“获得感”也就很难实现。
范海涛:要让百姓有更多“获得感”,我们的工作就不能脱离群众。要一心一意为群众做事,能力大的做大事,能力小的做小事。我是一家民营企业负责人,2008年当选南李庄村党支部书记。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我们从来不敢忘记发展的力量源泉和肩头的社会责任,先后投资2.7亿元为南李庄建设新社区、敬老院、建材市场、农贸市场,让南李庄1200多人过上了文明富裕的幸福新生活,人均收入由2008年前的不足1000元增长到了现在的3万元。看到全村人享受幸福,我觉得很有成就感,这对我来说也是很强的“获得感”。
李捷:对政府而言,一方面要全面深化改革,为百姓创造更多财富和收益;另一方面,还要建立现代服务体系,提供更高质量更加人性化的服务。简言之,既让百姓手里有钱,还要让他们很舒心地花钱享受服务。现在我国涉及民生的市场开放度还不够,比如养老、医疗、教育等,应该加强监管、出台扶植政策、更多地向民营开放,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机制,或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办法为百姓提供更好的服务。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要让每个老乡都觉得自己过上小康生活了,才是真正的全面小康。中国人的文化传统讲究“家国一体”,老百姓大多是从家庭生活好不好、家里气氛是不是愉悦来判断整个国家的美好程度。总书记特别注意这一点,所以一方面治国理政,提高国家治理水平现代化;另一方面情牵家家户户,关心每个家庭、每个个体的“获得感”。
(本报记者 王斯敏 张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