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08日 星期日

    减数量加质量 既环保又发展

    ——访福建南平市市长林宝金代表

    作者:本报记者 吴晓杰 高建进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08日 08版)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森林草原、江河湿地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绿色财富,必须倍加珍惜。地处福建省北部、闽江源头的南平市,作为山区市同样需要倍加珍惜自身的生态环境。如何做到既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又要摆脱贫困,寻找岀一个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结合点?记者采访了南平市市长林宝金代表。

     

        记者:生态省建设给南平带来了什么?

     

        林宝金代表:通过发展绿色产业,南平市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生态优势进一步凸显,招商引资也更加容易了。2013年,在福建省对外公布的16项主要经济指标中,南平有9项指标增幅排在全省前三位,绩效考评居全省第一。2014年,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南平仍然有10项指标增幅排在全省前列。

     

        记者:在生态建设中有什么长效机制?

     

        林宝金代表:在水流域保护方面,实施流域保护“河长制”,由各级政府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辖区内河流的污染治理。在节能减排方面,建立财政专项资金保障、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环境第三方治理、竹林生态保护与竹产业绿色开发、低碳旅游发展等工作机制。在农村卫生保洁方面,实施了百个美丽乡村示范、千公里生态绿廊、万人保洁“百千万”工程,全市1592个行政村建立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农村万人保洁“南平经验”成为福建省典型。

     

        记者: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就要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招商引资方面也要有所取舍,南平如何做加减法,保持经济发展与绿色生态之间的平衡,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林宝金代表:我们深化产业梳理,在产业数量上做减法,在产业质量和发展内涵上做加法,主动把原来的20多个产业调整为重点发展食品加工、旅游、机电制造、竹产业、新型轻纺和生物医药、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等“5+3”产业以及现代农业,限制发展重化工、矿产开发、小木材加工等产业,集中集聚培育特色产业。南平生态环境优势、农副产品资源丰富,我们正大力打造武夷食品、武夷旅游等品牌,努力形成自身的产业特色和竞争力。(本报记者 吴晓杰 高建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