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海口市空气质量稳居全国74个重点城市第一,这已是海口市连续六年居空气质量榜首。在新常态下,海口如何既守护好纯净蓝天又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增加经济总体的含金量?
记者:2014年海口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两次强台风袭击,经济发展情况怎么样?
倪强代表:海口去年面临着严重的经济下行压力,还连续遭遇两次强台风的袭击,损失惨重。面对经济新常态,海口市委、市政府把扩投资、促消费、调结构作为主抓手,着力解决经济运行的问题。不断加大重点项目推进力度,把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在这一系列举措下,海口2014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跨上百亿元台阶,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过万元,三项指标均实现历史性突破。在近期发布的《中国300个省市绿色经济和绿色GDP指数》报告中,海口排名第三,说明我们的发展是健康的,可持续的。
记者:海口市2015年的经济增速定为多少?如何实现提质增效目标?
倪强代表:2015年我们的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0%左右。海口将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加快与北部湾、泛珠三角等区域合作,发挥环北部湾港口合作协调机制作用,推动琼桂粤“三地七港”大通关合作。海口将充分借鉴上海自贸区的成功经验,以综合保税区为基础,融合马村港、临空产业园空港、美安生态科技新城,打造海口自由贸易区组团。推动综合保税区与上海钻石交易所通关一体化试点,加快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建设,争取综保区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获批建设。发布外商投资负面清单,探索融资租赁、跨境电商等新型业务。
同时海口加快“生态立市”,编制《生态保护建设规划》,科学构建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格局。强化大气污染治理,加速淘汰黄标车,重点整治机动车排气污染、垃圾焚烧、露天烧烤、建筑施工和裸露地面扬尘,确保空气质量继续保持一流。(本报记者 王晓樱 魏月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