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02日 星期一

    在乡愁中传承文化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 杨共乐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02日 08版)

        《记住乡愁》这部作品应该是历史上反映基层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规模最大、观察点最多的大型纪录片。它以村落为中心,以文化传承为主线,以典型人物、事件、家风习俗、人文地理为内容主体,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核心内涵作了较为全面的展示,抓住了本源、抓住了根本、抓住了所有华人所共有的念念不忘的情感——乡情与乡愁。这部作品在选题方面真正抓住了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从历史中传承文明,从传承中创造更适合社会发展的文明,应该是《记住乡愁》这部纪录片的重要特征。现今的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更确切地说,是一个变化迅速的农业大国。变化着的乡村、变化着的生活方式、变化着的交往形式都需要有相应的时代精神作为支撑,《记住乡愁》适应时代的需要,为乡村的新文化建设架构了导向鲜明的“红绿灯”,其社会价值不可低估。由老百姓来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是《记住乡愁》这部片子的另一特征,让群众自己来阐述自己家族的历史、戒规以及相关的习俗。演员都是身边的群众,与观众很近,观众与演员之间没有距离感。这样的片子摆脱了刻意的宣传,使作品更有亲和力、更能打动人,真正起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的教育作用,使后来者能在前辈们的言传身教中不知不觉地承传文明。《记住乡愁》给我影响最深的是:作品抓住了乡村文化传承的重大力量,这就是乡邻间“责任”的力量、“责任”自觉的力量。这种力量发自内心,不需要外力的督促与催促,对外界的各种诱惑有很强的抵抗力,常常能补制度、纪律、命令之不足。这种力量对一个家族很重要,对一个国家更重要。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