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2月21日 星期六

    新春走基层·年俗新景

    记忆中的磕头拜年

    作者:本报记者 王清彬 《光明日报》( 2015年02月21日 02版)

        大年初一,清晨六点,山东省济阳县仁风镇史家村,爆竹声声,此起彼伏,睡梦中听见奶奶说:“这个时间点,要是以前,早就磕头拜年回来了。”

        听到磕头拜年,不由得想起小时候的大年初一。那时,家家户户凌晨四五点就得起床,烧香、拜神、放鞭炮、煮饺子。即使很困,我也会早早起床,穿上妈妈为我买的新衣服,给奶奶磕头拜年。因为奶奶会给我压岁钱,所以每年都盼望着。等我长大后,就没有了压岁钱,但磕头拜年早已成了习惯,深深地刻在了心底。

        磕头拜年是家乡过年的习俗。大年初一早晨,每家每户都会争先恐后地起床放鞭炮、煮饺子。在一家内部,晚辈给长辈磕头拜完年后,同一个家族的男人就开始结伴,挨家挨户去给长辈磕头拜年。每到一家,在正堂屋里,晚辈对着年长的老人双膝跪地磕头作揖,长辈上前扶起晚辈,给他们早已准备好的香烟或茶水,跟着父辈去拜年的小孩儿则会得到糖果吃。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村子里挨家挨户磕头拜年的人越来越少。问起原因,爸爸说磕头拜年是陈规陋习,村里德高望重的人也不支持;妈妈说年轻人不热衷,别的村子早就不磕头拜年了;奶奶说老年人起得太早,受冷遭罪。

        不磕头拜年,村里的习俗就变成了在除夕夜去长辈家“团拜”。大家聚在一起,说说笑笑,热热闹闹:妇女们聊家事,谁家的孩子娶了媳妇,谁的广场舞跳得最好;男人们聊村事,村里修了水泥路帮助大家致富,村委会立起了“四德榜”弘扬善行义举;年轻人聊国事,反腐倡廉力度前所未有深得民心。

        奶奶渐渐老了,磕头拜年的习俗也在渐渐远去,但它却留在了我的记忆中。   (本报济阳2月20日电 本报记者 王清彬)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