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热腾腾的茶水从标有“八马爱心茶”的茶壶中,倒入眼前的茶杯里,轻轻抿了一口后,环卫工人杨亚分眼中满满都是笑意。最近半年里,厦门的“爱心饮水站”一个个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为“城市美容师”送上关怀。
给予的是对劳动的尊重
“一天工作下来,可能要喝5壶水。”环卫工人袁井清说,他一般在宿舍或清洁楼装水,但只有清扫完一趟,才会经过清洁楼。如果在清扫过程中水喝完了,就只能忍一忍。环卫工人郑惠华说,一壶水在中午,半个小时就喝光了,想要补充水分,只能靠“东拼西凑”。
即使很想通过“东拼西凑”来补充水分,也会有顾虑。环卫工人路师傅说,此前他在路上扫垃圾时,有时口渴,看到装修精美的店面他都不敢进去讨水,怕别人嫌自己脏。
最先开张的厦门海堤茶叶“爱心饮水站”,门店负责人朱经理说,已经有不少环卫工人到“海堤爱心饮水站”喝茶添水,“但是也会有一些人不敢进来。”朱经理介绍,这时候,店员会出去把环卫工人迎接进来。
“爱心饮水站”的设立,不仅是解一时之渴或者蔽一时风雨,而是唤醒了社会对环卫工人的尊重。环卫工人林涛仔感动地说:“爱心饮水站不只是解决实际问题,还让我们感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温暖,工作起来更有劲。”
捧出的是一颗暖暖的爱心
“咕噜咕噜”,液体在锅炉中沸腾,一阵茶香飘出。鼓浪屿夏商民兴超市的厨房内,阿姨从清晨六点就开始熬煮茶水,准备装进店内的10升保温罐中——这些是环卫工人的“专供品”。
自夏商民兴超市成为“爱心饮水站”的一员后,爱心凉茶的清香便整日弥漫在店内。超市食杂部负责人张子夏说,如今超市内早上、中午都会各烧一桶,及时补给,满足环卫工人的需求。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商家加入到“爱心饮水站”队伍中。为环卫工人提供一杯水、一张椅、一个纳凉歇脚的场所,对于多数临街商家单位来说,只是举手之劳,但是“爱心饮水站”的设立,对环卫工人来说,是雪中送炭;对普通市民来说,是思想的洗礼。
环卫工人郑瑞明说起一件小事。2014年10月5日下午,他的同事甘勇生在打扫卫生时,不慎被垃圾中掉出的碎玻璃割伤脚踝,瞬间血流不止。附近一家“爱心饮水站”商户老板看见了,“他搬来椅子让甘勇生坐下,拿来清水和毛巾,先简单清洗、包扎伤口,还拿来一条新毛巾给他擦汗,端来温糖水陪他等医生”。郑瑞明感慨地说,“爱心饮水站”带给环卫工人的,远不只是一杯水、一张椅和一个歇脚处,更多的是关爱与互助。
在餐馆蒋哥私厨老板蒋志明看来,社会上想要献爱心的人并不少,这些人没有展露出爱心,其实缺少的是契机和平台。而“爱心饮水站”搭建的,就是这样一个双向的爱心平台,礼遇环卫工人的同时,其实也满足了爱心人士的奉献心理,无形之中带动越来越多人加入,渐渐地,让正能量得以扩散。
唤醒的是一种文明举止
常有人说,尊重环卫工人,就是不要给环卫工人添麻烦。所谓“不添麻烦”,就是不乱扔垃圾的自律,或是主动拾起垃圾的自觉。这也是厦门设立“爱心饮水站”更深层的意义。
2014年7月2日,厦门市文明办联合厦门日报,发起“环卫工人‘爱心饮水站’征集启事”,向全社会征集环卫工人“爱心饮水站”,希望临街各单位、商户献出爱心,为环卫工人提供一杯水、一张椅、一个纳凉歇脚场所。
厦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黄鹤麟说,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能够逐渐引起人们对自己日常行为举止的反思,让更多的市民从自身做起,让垃圾少落地,让环卫工人少弯一次腰,少流一次汗,在全社会逐渐形成尊重环卫工人的风气。
2014年11月12日,厦门市文明办举办爱心饮水站座谈会,与单位商家代表、环卫工人代表积极为爱心饮水站未来的发展献计献策。在一场“头脑风暴”后,大家达成共识,当场发出一份新倡议书。
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成果,自觉做到“垃圾不落地”,让环卫工人“少弯一次腰,少流一滴汗”;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实现门前净化、绿化、美化;人人争当最美厦门人……拿到新倡议书,在曾厝垵经营闽南特产的商户张友金不禁点了点头,他说:“‘门前三包’的全面施行很有必要,作为商户,我们很愿意为环境卫生献一份力。”
“实际上环卫工人为我们奉献了很多,我们应该尊重他们。”阿大餐厅的老板黄文生说,他自己在车上也放了个垃圾桶,垃圾不乱扔,不给环卫工人添麻烦。
(本报记者 马跃华 本报通讯员 纪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