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2月15日 星期日

    非遗传承

    酸浆豆腐宴

    作者:董乃德 《光明日报》( 2015年02月15日 10版)
    油炸豆腐丸子
    村民把豆花盛出来,准备压豆腐

        在山东省邹平县南部山区西董街道孙家峪村及附近的山村里,一直传承着用山涧泉水和黄豆制作酸浆豆腐的民间手工艺,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孙怀兵是孙家峪村酸浆豆腐技艺的第七代传承人,也是酸浆豆腐制作工艺作为非遗的传承人。

        孙怀兵说酸浆豆腐制作工艺不同于用卤水和石膏做的豆腐,是采用传统酸浆点制。酸浆就是在豆花凝结后舀出的清浆,经3-5天乳酸菌的发酵而成,因而在制作过程中,不用在豆腐里添加任何物质,保留了豆香的原本味道。豆腐的制作过程为手工制作,有选豆、浸泡、磨浆、杀沫、滤渣、煮浆、点酸浆、豆花成型、压包滤水等十多道工序,做出一块豆腐至少需要3个小时。

        整个过程中最关键的是用酸浆“点豆腐”,就是用上次留下来的酸浆一瓢瓢均匀地点洒在煮沸的浆锅中。点酸浆时,需要兑清水,一般点到三遍时,豆浆便会凝结为豆花,这时要看豆花出来的火候和老嫩程度,原先都是孙怀兵的父亲亲自来做,后来就让孙怀兵替代了。等豆花开始翻滚时,便停火,把豆花舀在事先准备好的模子中,滤水压实,半小时后,鲜嫩醇香的豆腐也就在这传统的工艺中做了出来,成为山村村民的可口菜肴。在做豆腐的过程中,有两件事要做,一是在停火舀出豆花之前,还要把锅里的清浆预留出来,作为下次的酸浆用;二是在点酸浆前,汁锅煮开后,便成为豆香浓郁的豆汁,人们都喜欢这时喝一碗浓浓的豆汁。而豆腐做出来后,每人还会割一小块,蘸着酱油尝鲜,这种清香会印在每个山村人的记忆中,不管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家乡祖祖辈辈留下来的酸浆豆腐的味道。

        经过数年的尝试,孙怀兵最终在北京做出了家乡味道的酸浆豆腐,并以酸浆为特色制作了各式各样的菜肴,独特的豆腐宴吸引了众多城里的食客,也传扬了豆腐里的传统文化。

        (董乃德 撰文/摄影)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