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2月12日 星期四

    让政府信息多亮相

    作者:林煌 《光明日报》( 2015年02月12日 02版)

        岁末年初,43个国务院部门和31个省市自治区集体上网晾晒2014年信息公开工作的“成绩单”,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范围和力度空前,好评纷至沓来,但也有人认为“不过瘾”,揭短露丑太少, “自我点赞”过多。

        这轮政府信息公开一是规模大,包括了国务院各部委、全国各省份。二是速度快,2月初,各部门各省份已“交作业”。三是内容实,一些部委和省份的报告,被公众称为“走心了”。四是自揭短,有的部委博得了本轮“最实诚报告”的美称。一项政府工作受到如此关注,甚至成为网络舆论热词,起码说明这件事戳到了政府工作的痛处,挠到了百姓关注的痒处。再者,这次集体网上亮相,从新闻发布会到门户网站,从报纸、电视到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用各种形式诠释了信息公开的实质。

        这样一个被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的报告称为政府信息公开重大创新的工作,既逢如潮好评,又遭闲言冷语,在笔者看来都是好事。公开就会暴露问题,正说明这一举动所需要的巨大勇气。与其把如此规模的政府信息公开行动简单纳入“求点赞”,不如从中看看本届政府在还权于民、强化监督和走向法治方面的良苦用心。

        用心一:让权力瘦身。穿得越少,瘦身的需求越强烈。最近,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上提出:推行网上并联审批,“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网上审批的好处是公开,公开才能减少背后的权力寻租空间。去年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围绕国务院关于简政放权的决策部署,及时对取消、下放、清理行政审批项目信息及行政处罚信息进行公开,锁定政府权力,涉及行政审批事项共1000多项,部分省市已经公布政府部门权力清单。政府越来越重视行政权力、行政处罚信息公开的力度,是因为大家逐渐意识到,政府信息的公开已经成为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晒权力清单、及时公布处罚信息等内容,可更好实现政府与百姓间的沟通,让政府的行政管理更为有效。

        用心二:方便监督。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公开本身就是一种监督行为。近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上强调了四个“一律”,其中第一“律”就是今后政府收支一律纳入预算并公开。这次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集体亮相,一方面显示了本届政府在走向公开透明方面的不断深入;另一方面,也让各部门、各省份之间在信息公开工作上开始较劲。今年在网上被网友喝了倒彩,明年再这样,脸上可挂不住。一步一步,一环一环,监督就成了互动,到时候,就不是所谓“求点赞”,而是比粉丝数量了。

        用心三:走向法治政府。要建设法治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加大行政机关信息公开力度,确保行政权力的公开透明至关重要。2014年,信息公开在关键领域连续“闯关”,不断向权力清单、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财政资金信息等“深水区”突破,从公共资源配置信息公开到公共服务信息公开,从公共监管信息公开到积极做好解读回应工作,从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到积极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公开政府信息,无论是各部门还是各级地方政府,政府信息公开都取得了显著进展。

        过去,人们对于政策议题的设定、决策背景和约束条件、政策意图、可能的政策选项、利益相关者的诉求、政策对各有关方面和公众的影响,知之甚少。从2015年1月开始,国务院推出例行政策吹风会,每周定期举行,着重介绍党中央、国务院研究决定的重大决策部署和经济社会政策,帮助媒体更好地了解、理解相关政策措施,回应公众关注问题。制度化的沟通渠道建立起来,就是打开“政策的箱子”,让阳光照进来。此次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集体亮相,意义莫过于此吧。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