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2月08日 星期日

    一首歌 一棵树 一个人 一群人

    ——《马桑树,花开光荣院》采访手记

    作者:本报湖南记者站站长、高级记者 唐湘岳 《光明日报》( 2015年02月08日 08版)
    贺晓英的丈夫在记者采访本上留言。贺晓英在一旁看着。

    本报记者 唐湘岳摄

        我是伴随着桑植民歌《马桑树儿搭灯台》凄美的旋律,写这篇通讯的。边听,边写,边流泪。

        这首歌,我很早就听过,也会唱,但是今天听起来,感受格外不同,因为一个人——贺晓英。这名字是湖南株洲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雄告诉我的:“向你推荐一个好典型,洪家关光荣院院长贺晓英。”

        这线索并不在株洲市范围内,而是在张家界市桑植县。张部长解释,他是洪家关人,很早就认识贺晓英,每年回家乡他会去光荣院看看这些老人。

        春暖花开,我和好友周怀立一同启程前往洪家关。

        贺晓英28年全心全意伺候革命老人的事迹让我们感动。

        贺晓英讲述革命老人的故事让我们震撼。

        洪家关是贺龙元帅的故乡,贺胡子两把菜刀闹革命,族中兄弟叔侄百余人相与追随南征北战,浴血沙场。革命成功了,可大部分人没能活着回到家乡。仅洪家关白族乡就留下72名红色遗霜,他们一直在等待丈夫归来。

        贺晓英讲起《马桑树儿搭灯台》的来历:“南昌起义失败,贺锦斋随贺龙回到洪家关老家,重新组织革命武装,任湘鄂边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长。他妻子戴桂香,人长得好,歌唱得好。贺锦斋是个有文化的红色将军,上马能杀敌,下马会吟诗。一天夜里,他就着桑植古老民歌《马桑树儿搭灯台》的曲子,重新填词。叫醒妻子,两人对着油灯一遍遍哼唱。军号响起,戴桂香唱起《马桑树儿搭灯台》为丈夫送行。1931年5月,贺锦斋为掩护贺龙撤退壮烈牺牲。戴桂香安葬了贺锦斋,一辈子没再嫁人。新中国成立后,搬进洪家关光荣院,之后年年清明,她都要到师长墓前去唱这首歌。”

        贺晓英轻轻哼唱起这首歌:“马桑树儿搭灯台,写封书信与姐带。郎去当兵姐在家,我三五两年不得来,你自个儿移花别处栽……”

        师长知道自己可能牺牲,劝妻子不要死等,改嫁他人,妻子却终身没有改嫁。这样凄美的爱情怎不让人动情?

        来到贺晓英家里采访,发现她丈夫坐在轮椅上,在电脑旁,一脸的开心。他已经瘫痪26年。贺晓英刚到光荣院工作不久,一边要照顾光荣院里的老人,一边要抽空回县城照顾丈夫和年幼的孩子。公婆和丈夫曾经劝贺晓英“自个儿移花别处栽”。贺晓英没有答应。

        戴桂香,贺晓英,两个洪家关的女人,相隔几十年,竟有如此相似的爱情?那首桑植民歌优美凄婉的旋律再一次在我耳边响起。

        我问起马桑树的特点。贺晓英告诉我:“它长不高,开小白花,结小红果,不能做栋梁之材,水分足,砍来当柴火都点不燃。春天,村民把它一捆捆砍下来,丢到田里沤肥。树皮可以入药,治白口疮病。这树算不得伟大,但生命力强,不容易死,这世界少了它也是不行的。”

        在光荣院,我认识了贺晓英;在光荣院围墙外,我找到了马桑树。当然,我们要表达的,不仅仅是爱情。

        一首歌,一棵树,一个人,一群人……就这样从湘西的大山深处,从久远的峥嵘岁月走到了《光明日报》和光明网上。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