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2月02日 星期一

    把时间精力还给科研

    ——改进“三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就改进科研和人才项目评审工作答记者问

    作者:本报记者 罗旭 《光明日报》( 2015年02月02日 05版)

        2013年9月以来,科技部、中组部、财政部等12家单位,针对广大科研人员反映的科研和人才项目评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联合开展改进科研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简称“三评”)工作取得积极成效。近日,“三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就改进“三评”工作回答了本报记者的提问。

     

    让科研人员潜心研究

     

        问:改进“三评”工作的动因和背景是什么?

     

        答: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广大科研人员普遍反映,目前各类评审活动多,“揭锅盖”勤,时间分散,许多人常年疲于参评或者受评,影响了科研教学活动。为此,我们以问题为导向,建立改进“三评工作”多部门联合工作机制,成立了由科技部、中组部牵头,教育部、财政部等多家参与单位组成的改进“三评”工作领导小组。“三评”工作重点是对各单位的科研、人才和机构(基地)评审项目进行规范调整。工作原则是“减少项目、合并归类、简化程序、改进方法”。

     

        问:请问改进“三评工作”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

     

        答:一年多来,改进“三评”工作领导小组按照查摆问题、调研摸底、整改落实、建立长效机制等步骤有序开展工作。

     

        一是大幅度精简评审项目。内容相近、定位重复的评审项目被合并;适于地方或下级机构承担的评审项目被下放;可由市场或社会发挥主导作用的项目被取消。截至目前,“三评”评审项目有一定幅度精简,各单位共梳理取消各类评审项目37项,合并净减少41项,下放20项,总体精简了29%。其中,中宣部将文化名家和“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项目合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原有30个项目类型的基础上优化整合,形成了3个项目系列、18个项目类型的资助格局;教育部将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项目下放省级部门;科技部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下放地方科技主管部门;北京市重点取消了各部门自行设置的评审事项等。

     

        二是进一步简化评审环节。通过开展中央地方联合评审、压缩评审时间、减少会议评审、建立评审信息互认共享机制等,进一步简化评审环节,减轻科研人员的评审压力。各成员单位积极响应“无评审月”倡议,确定将原来几乎分布于全年的“三评”工作相对集中在每年4至5月和9至10月两个时间段。中组部将“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由过去的两级评审简化为一级评审;科技部牵头的973计划第三轮综合咨询环节取消项目答辩,会期由过去的5天缩短为2.5天;中科院加强各项评审工作的相互衔接,加强结果互用,将院重点实验室评估与研究所诊断评估衔接,减少科研人员负担。

     

        三是完善评审机制。积极探索解决交叉申报和重复立项问题,探索科技项目分类评价机制,努力丰富评审形式,加强评审专家库建设,建立评审监督机制,使评审机制进一步完善。其中,自然科学基金和社科基金之间加强沟通协调,实行全面限项检索,避免重复资助;中宣部与教育部等部门商定,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负责人,同期不得申请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并对相关基金进行联合查重;中组部提出“千人计划”和“万人计划”将逐步实行网络评审和匿名通讯评审;中宣部提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由过去的会议评审改为通讯评审等。

     

    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问:改进“三评”工作对各部门职能带来了哪些影响?

     

        答:政府部门集管、办、评三重职能于一身的评估模式,既不利于人才培养开发,也不利于政府部门的职能转变。在改进“三评”工作中,各部门主动调整自身职能定位,积极由科技、人才管理向科技、人才服务转变。

     

        一是推进减少政府主导的评审工作。部分单位借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有关做法,探索实行“三评”项目的目录清单制度和目录清单制度的动态调整,做好目录清单制度执行情况的抽查工作,进一步强化目录清单制度的约束力。

     

        二是探索转变工作推进方式。各部门积极转变工作推进方式,探索从科研资源配置、人才和成果评价等直接管理,转向对全社会创新活动引导、创新人才激励和创新环境营造等间接管理上来。

     

        三是稳妥推进专业化机构承接相关工作。一些单位正在推进把项目管理工作交由相关事业单位和社会专业化机构来承担。一些单位探索发挥社会组织在改进“三评”工作中的专业化评价和组织作用。部分单位参与了推进学会承接政府职能转移试点工作,探索委托社会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评估的准入机制、委托机制和监督机制。

     

    尊重科技人才成长规律

     

        问:下一步改进“三评”工作有何计划与打算?

     

        答:我们将建立工作长效机制,巩固和扩大改进“三评”工作成果。

     

        一是坚持不懈推进科技人才管理领域作风转变。尊重科技人才成长规律,切实转变工作思路,增强服务意识,不断破除阻碍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更加注重政策的直接效应和间接影响,强化政策导向,营造有利于科研人才潜心科研的良好氛围。

     

        二是积极推进计划项目的优化整合。统一协调各类科技计划、专项和基金的定位,整合归并有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基金等),形成一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分类整合技术创新引导专项,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避免交叉重复;调整优化基地和人才专项,对现有专项进行合理归并,并加强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相互衔接。

     

        三是改革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组织管理机制。建立公开统一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平台。实现各部门在一个管理平台上协商沟通、科学决策,各计划项目在一个信息支撑平台上统一管理,各类科技成果在一个系统平台上汇合发布。

     

        (本报记者 罗旭)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