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们来到“齐笔”原产地山东广饶大王镇,探访齐笔制作工艺。
齐笔工艺的传承人郭明昌夫妇向笔者详细展示了齐笔制作的工序。主要制作方法就是先做成毛笔头中心的“笔柱”,也称“笔胎”,再在笔柱上覆上一层薄薄的披毛,把笔柱紧紧抱住。然后对笔头进行“掐头、圆头、覆头、平头”等精心制作。从选择毛料到制成笔头的过程称为“水盆”,主要是因为其中大部分的工序都需要在放有石灰的水中完成。“水盆”工序完成后进行离开水盆的“干作”,即是将做好的笔头经过按头、修笔、捋菜等工序将一支齐笔的雏形初步完成。之后还要将笔杆刻上精美的图案及文字,经包装后一支支饱含笔工心血的毛笔才算全部完成。从选料到成笔,要经过浸、拨、梳、并、连、剔等150多道工序,每个步骤都是手工活,技术要求很高。
年近六旬的郭明昌出生于大王镇大张淡村。这个村家家户户都会制作齐笔,郭明昌的父亲郭乐银、岳父魏守先都是当地有名的制笔名匠。他的妻子魏玉芬,也传承父业做齐笔。两人互相切磋,技艺不断提高。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毛笔制作越来越不景气,生产规模日益萎缩,许多制笔艺人弃笔经商。有朋友劝郭明昌开工厂办企业挣大钱,但郭明昌思来想去,怎么也舍不得丢下这门手艺。在齐笔制作日益萧条的日子,郭明昌依然在农闲时,跟妻子一起制作齐笔。现在齐笔终于迎来了新契机,并于最近申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