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为影像传播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但也为“网生代”电影创造了野蛮生长的契机,衍生出一些伦理虚无、美学粗鄙、急功近利的作品,给人们的审美价值取向造成混乱。因此,理性利用互联网乃是当务之急。
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初VCD、DVD、电视的异军突起,是信息时代传统影业所遭遇的第一次冲击的话,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则是浴火重生后电影产业面临的第二次颠覆性的机遇与挑战。当下,随着微电影、众筹电影、弹幕电影、粉丝经济、社交媒体等新兴媒介概念不断涌现,互联网思维影响下的“网生代”电影崛起,其所带来的影响不仅针对电影业本身,也波及电影理论和电影教育领域。
“网生代”泛指年轻活跃的网络用户群,他们多半在数字化、网络化娱乐中成长起来。随着“网生代”为主体的电影创作者和观众逐渐成长为市场主体,传统电影与网络文学、网络视频、电子商务、电子游戏、演出等其他文化消费领域不断融合,使其在内容、传播、评论、产业等各方面发生重大变革,改写着电影产业的基因和格局。电影观念也“改弦更张”,想继续依靠单一封闭的模式闯市场已经“吃不开”了,必须融入“互联网思维”,将“网上联动”“线上选座购票”“众筹”等互联网手段渗透到投资、制作、发行的各个环节,使“线上影响”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线下价值”。在这种背景下,诸如《小时代》《后会无期》《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等“网生代”电影应运而生,与传统电影相比,呈现出生产网络化、营销社交化和传播多屏化等新特点。
“网生代”电影的出现给电影产业带来爆发性增量,使电影作为产业的商业属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凸显。但因为过于强调观众的市场主体地位,一些影片出现过于迎合观众、依赖互联网等问题。当前不少票房过亿的影片常常营销大于制作,主题先行,以网络营销为手段,抢占舆论高地,“逆袭”生产终端,最大化地掠夺注意力经济。电影《老男孩之猛龙过江》本身的艺术质量乏善可陈,却借助对其主题曲《小苹果》的网络营销,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轻松获得超过两亿元人民币的票房。《小时代》系列以在创意、营销上精准定位粉丝口味为荣,却对业界围绕影片宣扬奢华物质的价值观念而产生的争议置若罔闻。《后会无期》《分手大师》就像一个个网络小品或段子,缺乏叙事智慧。《白发魔女传之明月天国》不着力于故事呈现和人物塑造,而过于强调电影的视听功能,将大量投资用于3D特效和主演花边新闻的宣扬上……这些电影颠覆了传统电影产业的生产、创意、营销、发行、衍生产品及服务链运营模式,甚至打碎了故事的叙述性,割裂了剧情的连贯性,更妄言对现实的思考和人性的挖掘。这种创作思路实质上是一种竭泽而渔的短视行为,不仅有损观众对影片的品质预期,更透支了公众对中国电影业的信赖,成为当前“网生代”电影引来观众集体“吐槽”的重要原因。
表面上,移动互联网时代似乎改变的只是电影的发行渠道和放映终端。但从“网生代”电影品质令人担忧的现象来看,“互联网思维”已经影响到产业链上游,不少电影的内容和品质被网络市场主导和钳制。互联网为影像传播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但也为“网生代”电影创造了野蛮生长的契机,衍生出一些伦理虚无、美学粗鄙、急功近利的作品,给人们的审美价值取向造成混乱。因此,理性利用互联网乃是当务之急。电影提供的是软件,互联网提供的是硬件和渠道。电影的品质,尤其是电影的创作思想,以及产业背后的人文精神不能随技术的发展和媒介形式的更替而颠覆。
国产电影的观众群体正朝二三线城市蔓延,且越来越年轻化,依赖网络生存的小镇青年将成为决定电影市场权利的主要支配者。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亟须一批有性灵的高品质文化产品填充和引领,这是网络时代背景下国产电影肩负的新使命,也是“网生代”电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就如文艺不能沦为市场的奴隶一样,“网生代”电影不能沦为互联网的奴隶。无论传播介质和渠道资源如何变更,电影作为精神文化产品的核心内容不会改变。种种花样翻新的宣传策略和信息技术都是配角,唯有电影的内容品牌建设是主角。(作者为《中国文化报》主任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