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1月18日 星期日

    生活汲甘泉 文艺为人民

    ——安徽开展文艺下基层主题实践活动综述

    作者:本报记者 李陈续 《光明日报》( 2015年01月18日 03版)
    安徽艺术家们在600多米井下为矿工演出。资料照片

        1月11日,“三九”第三天,巢湖之滨的合肥市包河区圩西村农民文化乐园里却是暖意融融:专业院团的庐剧演出、专业教练的广场舞辅导、“非遗”传人的技艺展示和书画家们的现场创作,让乡亲们享受了一场文化盛宴。

     

        “每一次深入基层,都能切实感受到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人民对文艺的欢迎。”在人头攒动、欢声笑语的活动现场,合肥市文联党组书记陈飙感慨万千。

     

    人民需要文艺

     

        “真的想不到,剪纸这么受农民朋友的欢迎!”省级“非遗”项目“庐州剪纸”传承人朱山中说。过去常常忧心于剪纸艺术渐趋凋零的他,在一次次文艺下基层活动中,重拾了传承发展的信心。

     

        2014年11月1日,安徽省文联向全省文艺界发出倡议,开展“我们的沃土,我们的梦”千名文艺家下基层采风创作活动。全省组成老文艺家、舞蹈家、作家、音乐家、戏剧家等20个分队,1500余名文艺家分赴全省市县的乡镇农村、大型矿区、重点工程建设工地以及社区学校。

     

        在地下670米的钱营孜煤矿西三轨道大巷,国家一级演员陈蕾为当班的采煤工人引吭高歌。面对朴实憨厚的工人,陈蕾说:“关于文艺为谁服务的问题,我今天找到了答案。”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你看,她们跳起来就是由心而发,随心所欲,没有一点矫揉造作。”作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花鼓灯,在淮河流域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舞蹈家邓晓焰所在的安徽省舞蹈协会正在策划一个新剧目,要展现花鼓灯的发展历程。最近一个多月,他和创作团队已经多次下到村里,体验民间艺人们表演花鼓灯的原始风格,了解第一手的细节故事,丰富素材。

     

        “生活是最好的创作源泉,到基层找到了创作活水,是下基层的最大收获。”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潘小平,是带着电视剧剧本《淮河谣》的创作大纲,专程来到淮河岸边的蚌埠市采风的。她先后五次分赴怀远、五河、固镇等地,就是想通过与普通农村妇女的接触,使这部以淮河大河湾一带为故事背景的电视剧本,在情节、语言、人物个性等方面更加丰满。

     

        “在群山怀抱里,有一所普普通通的小学,全校有1个老师,5个学生,5个年级。”这是安徽话剧院深入六安大别山区采风后所完成的剧本《天堂里的老师》开头的文字。安徽演艺集团董事长张居淮告诉记者,在文艺下基层主题实践活动中,集团所属的各个院团都形成了源于生活“接地气”“有温度”的作品,即将投入演出。

     

    文艺服务人民

     

        “把‘全家福’送到农民家里,你能感受到什么叫作激动,什么叫作兴奋。”黄波是合肥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协会在下基层中开展了“为农民拍照‘全家福’”活动。每一次,把装裱好的照片送到群众家里,都深感文艺服务人民的价值。

     

        “可以这么近距离地跟这些戏曲家们一起合唱越剧,真的非常高兴。”旌德县江村村民刘爱文是位资深戏迷,下基层的戏剧名家在村里举办惠民演唱会,刘爱文和数百名当地老百姓纷纷从附近的村子赶来观看演出,洋溢着幸福和欢乐。在两个多月里,艺术家们共举办300多场戏剧、曲艺、音乐、舞蹈、杂技、电影专场表演(放映),并组织了100多场基层文艺骨干专题培训班,既“送文化”又播撒下文化的“种子”。

     

        “送戏进万村”“群星奖获奖作品慰问演出”“农民文化乐园慰问演出”“百馆千村文化结对活动”,图书馆阅读推广联盟、文化馆文化活动联盟……在大力推进文艺下基层主题实践活动的同时,安徽省有关部门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常态化,让文艺服务人民落实在公共文化服务的一项项具体内容之中。

     

        (本报合肥1月17日电 本报记者 李陈续)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