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山上永远坐着两位中国哲人,一位是老子,一位是弘一法师。
老子生前尽管没有到过清源山,但是一本五千言的《道德经》让老子穿越地老天荒,来到晋水泉山。岁月漫漶,没有哪一本文献记载过老子真实的模样,即便是八百年前的人们,也只能根据自己心目中的想象,塑一个老子。
清源山上的老君造像是宋代泉州人的作品。它本是一块天然岩石,据史籍记载,为“好事者略施雕琢”而成。好一个“好事者”,好一个“略施雕琢”!在大匠的锤凿声中,一块无名无姓无根无由的石头,就成了形神毕现的老君,可见这位好事者非凡的审美力和高超的雕刻技艺。老君左手抚膝,右手凭几,双耳垂肩,长髯拂胸,两眼微眯,如有所视,若有所思,活脱脱一位阅尽人间风景的智者形象。其实,老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无所不在,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大巧若拙”“无为无不为”“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等等,都是老子的哲学思想。这一哲学思想已经浸润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智慧。而“好事者”不过是通过雕琢巨石把老子具象化罢了。一个有形的老子自然比一个无形的老子更实在些。这也符合中国普通老百姓的共同心理,与其去读深奥难解的《道德经》,还不如直接面见老君本人来得便捷。
人们来到老君像前,大约没有人只是纯粹为了来看一尊精美的石头雕像,但似乎也没有多少人把他认作能够救苦救难的神仙。在大多数游人的眼里,坐在这里的只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者,一位有着石头一样的年龄,和石头一样坚实硬朗,又如石头一样亲切可爱的老人。调皮的孩童,甚至敢爬到老君的肩膀上,捋一把他的胡须,而后挤眉弄眼地和这位从不生气永远豁达大度的石头爷爷合影一帧。
看老君,没有诸多禁忌,也不必担心不敬不诚,就像去看望一位心平气和的岁月老人,不存任何心理负担,有的只是一种亲近感和亲切感。真应该感谢那位没有留下姓名的“好事者”,为后人创造了这样一位哲人的形象,他平和、睿智、放达,却又始终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老君造像位于清源山西侧的罗山、武山之下,又名羽仙岩。宋代,这里曾是道观集中地,罗山下原有北斗殿,武山下有真君殿,中间则是元元洞。但这一系列刻意营造的道教建筑群却难敌岁月风雨,一一先后倾圮,只有这一块由“好事者略施雕琢”的天然花岗石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风霜不磨,水火难侵。少了殿堂屋宇的框范,少了神明香烟的笼罩,自由自在地端坐于天地草木之间的老君,益显雍和大气。
弘一法师对悠然于山川草木之中的老子赞美不已,几次登临,乐而忘返。不知是否生前有过默契,总之他选择了清源山的弥陀岩作为他的长眠之地。
弘一法师墓亭距老君岩不远,是一座用白色花岗岩砌成的仿木结构的方形石室。室中央安放石构莲花座卵形舍利塔,内墙正中嵌有一幅丰子恺为弘一法师所作的“泪墨画”。大师清癯安详,两眼炯炯有神,已然洞穿人间世象。石室旁的崖壁上刻有弘一法师临终前手书的“悲欣交集”四字,让每一个前来瞻仰的人好一阵驻足凝思,心生感动。面对这样一位绚丽至极而又归于平淡的人物,观其一生,耐人寻味。
法师俗姓李,名文涛,号叔同,年轻时风流倜傥,然而却在38岁的盛年,于事业鼎盛、诸艺精熟、人声如沸之时在杭州虎跑寺出家为僧,一别尘闹,从此苦心向佛,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十一代世祖。于滚滚红尘中幡然顿悟,这是佛家的超凡力量。法师应佛而去,心有所归。为弘扬佛法,他于1928年来闽南,竹杖芒鞋,足迹遍及泉州、厦门诸佛院,孜孜不倦地诵卷讲经。1942年,弘一法师在泉州圆寂,终年62岁。10年后,遵照他的遗愿,他的部分舍利子被移葬于清源山。从此,弘一便与老子比邻而居,虽佛道两家,但弘一与老子之间却有许多共同的话语。两位哲人自可晨钟暮鼓,谈经论道,穷究世间至理。
弘一法师身后留下许多书法作品,据说,向他求字,有求必应。他的许多精辟思想正是通过他的书法作品而走进人们心中。清源山上,弘一法师虽未竖雕像,但他传奇的一生,已自成丰碑。我们时时感觉得到大师的存在,时时听到他的处世格言:“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老子则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这和弘一法师说的显然是一个道理。
(作者为散文家、《福建文学》杂志前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