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宣部等五部委联合下发通知,部署在文艺界广泛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积极响应,紧紧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精心组织、广泛动员,团结引导广大文艺家和作家深入基层、深入生活,努力把扎根人民、学习人民、服务人民、讴歌人民的任务落到实处。
2014年11月14日,中国文联向全国56个团体会员发出了“到人民中去”——文艺志愿者深入基层服务采风的号召,倡导文艺工作者从人民的创造实践中汲取营养,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基层群众。11月17日,中国作协召开主席团会议,学习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并动员广大文学工作者积极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创作实践活动,随即又召开了全国工作会议进行具体部署。
文联的活动从2014年11月中旬开始,将持续至2015年春节期间展开,目前,仅中国文联各全国文艺家协会和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就已组织1000多名老中青文艺工作者,分赴17个省区市基层共62个活动点,开展慰问演出、小型展览、学习体验、采风创作、文艺支教、专家培训等90多场活动。所到之处,艺术家们都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通过与基层群众的交流互动,艺术家自身也深受教育,从人民的创造实践中汲取新鲜营养,为提升思想艺术品格、提炼文艺创作选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4年12月初,在第29个国际志愿者日到来之际,各级文联组织超过2.5万名文艺家、文艺工作者深入300多个城市基层开展服务采风活动,服务基层群众280万人。其中,中国文联、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联合各全国文艺家协会,按照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要求,组织118名文艺工作者组成6支小分队,分赴武警四川总队女子特警队、云南沧源县和耿马县、重庆两江新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驻地、湖南古丈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等地,以慰问演出、展览展示、书画笔会、交流座谈、辅导培训、采风创作等多种形式,历时一周,为当地人民带去了深情问候,受到基层群众、干部、职工和少数民族同胞、武警官兵、兵团人及各行各业文艺爱好者的热烈欢迎。
在武警四川总队女子特警队,艺术家们与特警官兵同吃同住同训练,大家一起围坐在以训练垫子为舞台的四周,刘兰芳、罗秉松、刘和刚、王丽达、黄豆豆等艺术家们,为观众奉献了评书《岳飞传》、歌曲《共圆中国梦》《女儿行》、舞蹈《吉祥袖舞》等一个个精彩节目。当日恰逢艺术家牛群的65岁生日,他激动地说:“今天是国际志愿者日,也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生日。我天天当志愿者,就如同天天过生日。”
在云南沧源、耿马小分队,女高音歌唱家何春梅一进到村里便开始为村民献歌。在孟定口岸,当艺术家们看见守卫国门的战士在烈日下持枪屹立,备受感动,大家展开队旗,放开歌喉,将一曲《我爱我的祖国》献给战士们,战士们听得热泪盈眶。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小分队,曲蕾、山翀、李德戈景等十多名文艺家组成的志愿服务小分队奔赴西北边陲城市塔城、奎屯。他们冒着严寒,在风雪交加的天气中,一路乘汽车坐火车,每到一地,一边展示艺术一边辅导服务,一边叙谈交流一边书写感悟,惠民服务近30个小时。
在南水北调小分队,文艺志愿服务采风到了最后一天,原计划只参观漕河渡槽,但工程一线工人们的辛苦奉献精神,深深打动了艺术家们,大家决定在渡槽现场为职工们加演一场。在时间紧、天气冷、音响条件简陋的条件下,艺术家们用饱满的热情,在漕河渡槽的岗头隧道口表演节目。他们说,要深入火热的生活,向建设者们学习,向库区移民学习,并将所学融入今后的创作表演中。
艺术家们在一周的下基层服务中,创作出一批音乐、曲艺、书画、摄影、诗歌、民间文艺作品,并计划根据此次活动收集的素材,创作更多接地气的作品。
…………
文艺志愿者下基层服务采风活动,推动了文艺工作者在实践中实现“身入”“心入”“情入”;而围绕创作优秀作品这一文艺工作者的中心任务,中国文联还重点启动实施“中国精神·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工程。通过制定创作规划、策划重点选题、汇聚优秀人才、筹措引导资金,建立专家指导委员会,把握思想艺术质量,引导文艺创作者更大力度地讲好中国故事,努力推出一批弘扬中国精神、反映时代风貌、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赵实说,“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任务,必须加强统筹,完善政策,建立起可持续的长效工作机制,深入持久地抓好抓实。
目前,中国文联和各协会已在多个省区设立了40个文艺支教点、17个新农村少数民族少儿舞蹈课堂、27所摄影“曙光学校”、35所全国书法“兰亭学校”,翰墨薪传工程已经覆盖到12个省区市部分学校。下一步,中国文联还将加强推介宣传,展示活跃在文艺创作一线、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所体现的艺术之美、人格之美、信仰之美,扩大“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实现主题实践活动成果的最大化。
在艺术家如火如荼深入基层、钻研创作的同时,全国作家也在通过到基层挂职锻炼等有效形式,增强广大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通过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锻炼,不断推出为人民喜爱的文学精品来。
与其他艺术家相比,作家在深入生活的时间、地点和组织方式等很多方面有自身的特殊要求;在实践活动中,既要遵循文学创作规律、尊重作家的意愿,也要注重深入生活的实效。据了解,从2000年至2014年间,各地作协组织到基层挂职锻炼的作家共有73人,目前仍有10人正在陕西、辽宁、新疆建设兵团等地挂职。
为人民写作是山西几代作家的不懈追求。作家李骏虎回忆自己当年的挂职经历时仍深有感受:“2004年前后,我的创作陷入了一个瓶颈期,灵感枯竭,同一个素材反复使用。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省作协物色青年作家挂职体验生活,我就积极地报了名,如愿以偿来到故乡洪洞挂职副县长,跳出书斋投入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和干部群众一起为家乡建设发展出力流汗。”
回想到这段挂职经历,李骏虎说:“包村子、跑项目,处理上访事件,和各种身份、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在满满当当的4年中,无数的灵感、故事、人物、思想纷至沓来,使我从‘江郎才尽’转变为创作‘井喷’,也使我的眼光从个人体验转变到关注大众、关注时代上来。”
生活就是一座富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以人民群众为对象的写作也永不过时,并且常写常新。挂职伊始的10年后,李骏虎根据从中国大地上获得的鲜活题材,相继创作出中篇小说《前面就是麦季》《五福临门》,长篇小说《母系氏家》等,先后获得鲁迅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和赵树理文学奖。
“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扎根生活犹如在挖掘一口井。面对一块蕴藏丰厚的文学矿藏,哪个作家挖掘得深入,哪个作家才会有更多源源不断的创作资源。”云南作家范稳曾用十来年的时间向藏民族文化学习,还曾一度在藏区挂职锻炼。
范稳说:“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各民族文化是我们的写作优势和取之不尽的资源。尽管自己不是少数民族,和他们说着不同的语言,有文化陌生感,要走进这些少数民族和书写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就要克服这些困难和障碍,像翻越一座大雪山一样,从山脚下一步一步地往上攀越。俯身下去,手足并用,洒下汗水,付出真诚……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民族文化的学习者、弘扬者。”
上海作协历来有下生活采访创作的传统,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世博会期间,都有作家深入一线创作了一批报告文学和诗歌,广受社会好评。作家王小鹰曾在街道挂职创作了长篇小说《长街行》,获得五个一优秀作品奖。作家叶辛深入到闵行区外来务工者中,创作了反映外来务工者情感生活的《问世间情》,引起社会热烈反响。
与浦东新区合作建立“上海现实题材创作浦东基地”后,上海作协还积极组织中青年作家深入生活,攫取浦东开发开放以来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鲜活人物和生动故事。首批挂牌了“浦东基地”“陆家嘴基地”和“张江基地”,目前已有滕肖澜等8位年轻作家蹲点创作团队集结到位,正在用报告文学、诗歌、小说等多种形式,多方位地反映上海改革开放以来现实生活的巨大变化和创新创业者的多样人生。
2014年1月,浙江省成立全国第一家省级网络作家协会,建立全国唯一的省、市、县三级网络作协工作系统,积极实施“网络文学引导工程”。作为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作家体验营是针对网络作家创作特点和生活实际量身订制的一项体验活动,目的是引导网络作家走出书斋接地气,到基层采风,帮助他们汲取生活素材,提升对现实和历史的使命感、责任感。
(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 记者姜潇、王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