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1月08日 星期四

    最美基层干部

    社区是船,人心作桨

    ——记浙江宁波江东区划船社区党委书记俞复玲(上)

    作者:本报记者 张进中 《光明日报》( 2015年01月08日 04版)

        社区是船,人心作桨。

     

        这个理念,早已镌刻在俞复玲的心中。在她看来,社区里的每一阵欢歌笑语,每一声深情问候,甚至是居民每一次抱怨,都是难忘的记忆,成为她工作的动力。

     

        从一名普通女工,到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从群众拥戴的“小巷总理”,到党的十八大代表,浙江宁波江东区划船社区党委书记俞复玲凭着一颗火热的心,把一个基础设施差、特殊群体多的老社区,打造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的全国社区样板。她也因此有了一个让人倍感亲切的称呼——复玲书记。

     

    一种“唠叨”:用心用情

     

        “老刘,你们的墙门被评为2014年的最美墙门了!”

     

        2014年12月31日早上7点,俞复玲提着盒饭刚走进江东区百丈街道划船社区,就和晨练回来的居民打起了招呼。俞复玲有40多本民情日记,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居民群众的需求和心声,旁边还细细标注着工作感悟和设想。

     

        严寒酷暑,春夏秋冬,每天早晨俞复玲就开始满社区地转。

     

        “对于社区的老人,俞书记特别上心。当初办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她拉着社区里的老人一个个聊,把需要改进的地方记下来,一遍遍嘱咐我,生怕我忘了。”社区居家养老中心的负责人黄瑛笑称,自己也“怕”了俞复玲的“唠叨”。

     

        在俞复玲的推动下,社区里的老人们在家里就体验到了和养老院一样的优质服务。

     

        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刘奇告诉记者:“社区工作直接联系千家万户,要像俞复玲同志那样用心用情去做,使‘带着感情经常走、带着问题及时走’成为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一种常态和习惯。”

     

    一种态度:执着坚韧

     

        说起俞复玲,百丈街道党工委书记冯全国可没少头疼:“复玲天生一股执拗劲,敢闯敢拼,只要她盯上的事情,从没有轻易放弃的时候,隔三岔五跑街道、跑部门,我们见她都‘怕’了。”

     

        这次,她又找上了江东区委书记胡军。江浙沿海一带夏季多台风,地势低洼的划船社区近两年连续受灾,一楼居民家中全部进水,最高水位一度达到1.4米。在积水未退的情况下,电力部门出于安全考虑拉闸限电,大片居民楼停电,群众生活极其不便。

     

        2014年4月,眼看着主汛期将至,俞复玲坐不住了。这一次,她和业委会主任李德华等几位居民代表一商量,决定主动“约谈”区委书记——约谈的主题就围绕社区低洼地改造问题展开。约谈中居民们提了不少意见,“中塘河河塘倾斜,每次台风来袭,河水倒灌造成社区严重积水,这个问题什么时候能解决?”“一些在低洼地的配电箱可能进水漏电,是不是能把配电箱抬高?”区委书记对大家一一作答,并叮嘱相关部门认真研究解决。

     

        5月,全区配电设施改造工程启动;11月,划船社区低洼地段改造工程启动。由此,该区衍生出一项新的常态化制度——“群众点题约谈、干部答题解难”。

     

    一个理念:众人划船

     

        漫步划船社区,绿树成荫,花草点缀,俨然一幅美好的生活图景。

     

        然而,在11年前,社区完全是另外一番模样。“天上纵横交错,地下污水横流,刮风灰飞沙扬,下雨深浅难测。”在社区居住了20年的李师傅,对此记忆犹新。

     

        如何改变这样的现状,还居民一片幸福安宁家园?俞复玲伤透了脑筋,每逢有发言发声的机会,她就说困难提意见。2007年政府决定投入2000多万元,对划船社区实施背街小巷改造。“当时居民得到消息后都高兴得不得了,挨家挨户奔走相告。”而俞复玲却陷入了思考,改造工程涉及3800多户居民,体量如此之大,实施起来谈何容易。

     

        果不其然,没过几天居民就各自打起了“小算盘”,“有车一族”盼着改造能多增加停车位,老年人希望活动空间多一些,低层住户建议把高大遮阳的绿化挪离。

     

        工程开工前的那段日子,俞复玲带着社工忙开了,一家一家介绍方案、征求建议,一个墙门一个墙门开听证会、恳谈会,40多幢居民楼足足开了大大小小的听证会60多次。1个月下来,高负荷的工作使她足足瘦了一圈,换来的是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大家把小区改造都当成了“家务事”。最终,改造方案一次性全票通过,原本计划两年的改造工程8个月就顺利完工,未发生一起矛盾纠纷。

     

        “社区大小事务,光靠社工‘一头热’肯定不行,必须让居民成为社区的主人。这就好比坐一条大船,只有大家齐心划桨,才能让船开得更稳、走得更远。”俞复玲坦言。(本报记者 张进中)

     

    短 评

     

    心贴群众才能干群和谐

     

    张进中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服务百姓民生永无止境。俞复玲,在离群众最近的基层岗位上,一心为民、一心干事,成为党的群众路线的忠实践行者,谱写了一曲干群鱼水情深的和谐乐章。

     

        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从群众中汲取的力量更强大。在俞复玲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矢志不渝的宗旨观念。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也是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俞复玲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上,带领社区党员干部,扎扎实实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了“为民、务实、清廉”的真谛。

     

        共产党员要有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面对群众,俞复玲始终饱含深情,把社区干部的责任意识铭刻心头;面对工作,她始终忠于职守,把共产党员的担当扛上肩头。正是这样的责任意识,让她始终保持对工作的激情和热度。

     

        共产党员要有不断进取的创新思维。创新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品质。从“365社区服务工作法”,到社区参与式治理新机制,年近六旬的俞复玲始终保持一颗年轻的心,不断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拿出了一个又一个符合实际的社区服务管理的生动案例。

     

        共产党员要有默默耕耘的奉献精神。奉献是共产党员应有的胸怀和品德。践行群众路线,重在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这就需要一种埋头苦干、忘我工作的情操,需要一种踏实做事、低调做人的品德。俞复玲用实际行动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