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1月01日 星期四

    中国梦主题第二批新创作歌曲③

    “看得见”的中国梦

    ——访《百年一梦》作曲赵建华

    作者:本报记者 郭超 《光明日报》( 2015年01月01日 07版)

        “我写歌很注重画面感,”赵建华说,“我想让人们听到音乐,脑海中就浮现出画面。”

     

        奔腾的黄河,巍峨的高山,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细听陈晓光作词、赵建华作曲的《百年一梦》,眼前仿佛浮现出波澜壮阔的近代史,一帧帧画面在眼前次第展开。

     

        “中国梦提出之后,全国有很多围绕中国梦创作的歌曲。”赵建华说,“我所在的东莞塘厦,音乐创作氛围浓厚,有超过二十首‘中国梦’歌曲。估计全国起码有几万首,其中有很多精品,比如《最美是你》《美丽中国》等。但是,我想创作一首不太一样的歌曲。”起初,赵建华想写一首讲述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歌曲。“2014年年初,经过一两个月的构思,就写出了初稿《中华民族》。”他说。

     

        一个偶然的机会,赵建华把歌曲小样拿给著名音乐家陈晓光。陈晓光认为这首歌旋律大气,符合中国梦的情境,是一首容易传唱的歌曲。经过沟通之后,陈晓光重新填词,歌名最后定为《百年一梦》。

     

        “这是一个美丽的梦想,萦绕锦绣山河的梦想。它像高山坚强挺立,它像大海深邃宽广。”重新填写后的歌词,加强了旋律所营造的画面感。《百年一梦》的歌词准确反映了“中国梦”两个“一百年”的定义。“‘这是一个美丽的梦想’‘这是一个古老的梦想’‘这是一个共同的梦想’,歌词围绕‘三个梦想’递进式描写,紧扣主题,立意新颖,全新解读了‘中国梦’的精髓。”赵建华说。

     

        定稿后,赵建华又来到北京,找到中国音协党组书记、著名作曲家徐沛东。“徐沛东欣然答应作这首歌的音乐总监,他对词曲的意境和内容把握很到位。”赵建华对重新编曲制作的《百年一梦》非常满意,“旋律优美,朗朗上口,主歌部分舒缓、广阔、流畅,又有点凝重,讲述历史的发展和民族的奋斗拼搏;副歌部分厚重大气、激情澎湃,将中华儿女的精气神表现出来。另外,主歌、副歌对比明显,从舒缓到激情澎湃,结合得很好,给人听觉上的冲击和回味。”

     

        赵建华:艺名零峰。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农民工歌曲创作基地负责人、中国音乐剧生产基地负责人、广东省流行音乐协会音乐剧委员会副主任、东莞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农民工艺术团负责人、东莞(塘厦)打工歌曲创作基地负责人、东莞塘厦作词作曲家协会会长。他是集作词、作曲、演唱于一身的实力派歌手,目前已创作歌曲500多首,发行《为你钟情》《另一个哥哥》《密码2513》《纪念张国荣逝世五周年》等4张音乐专辑,并发行EP专辑《一切还好吗》《零峰2010》。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音协“金钟奖”、文化部“群星奖”获得者。

     

        (本报记者 郭超)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